《海边的卡夫卡》

书读到一半的时候还不明所以。一个成熟得过分的十五岁少年,一个呆呆傻傻的半百老头,两人仿佛生处不同的平行世界,各自过着沉默而不普通的生活。“隐喻”这个词几乎覆盖了整篇小说。我刚开始不明白,后来以为整部作品以《海边的卡夫卡》这首歌为隐喻,再后来以为俄狄浦斯弑父恋母的故事是小主人公命运的隐喻。但可能是这么肤浅的含义吗?带着疑问继续读。差不多到四分之三的时候,情节在脑海中有了大致轮廓。以一块石头为节点,现实以人的意志被扭曲,最终形成了一个现实与虚幻交叉的世界。

“世界无一不是隐喻”,歌德的这句话听来有一种宿命感,仿佛一切都是既定的,我们在命运中无力挣扎,“诅咒”一旦出口,我们就只能顺从,即使恐惧和愤怒,也无济于事。乌鸦少年和“我”其实是自己和内心的斗争,在不断的对话和交流中,“我”寻找到了一些自我和解的突破口。“我”意识到自己除去恐惧和愤怒,除去诅咒除去只有血缘关系的父亲除去狠心离去的母亲,其实是空壳一个,整个生命的意义只由这些组成,或者还带着一些脆弱的疑惑。中田因为石头成了这个真假世界的受害者。脑袋收到重创后,他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壳,不懂思考,没有记忆,感受不到时间。他从没想过要干什么,命运一切的施予都老老实实接受。这样迟钝的灵魂或许体会了更少痛苦,却被填充了太多空虚。两个主人公在末尾都认清了自己体内的空白,继续走向未来。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这样一段奇幻的经历认识自己。

星野感谢遇到中田,我十分理解,就好像自己遇到了老东西,“怎么说好呢,就像是各种景物看起来有了很大不同。以前看起来无足为奇的东西成了另一种样子。待在你身边,开始通过你的眼睛去观察事物,当不是说什么都通过你的眼睛看,但是—怎么说呢—反正我是自然而然地通过老伯你的眼睛看到了很多很多东西。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我很中意你观察世界的态度。”这样的心情我也感同身受。

全篇结束,那种末日感消失,似乎和“我”一样获得了重生。一部值得重新回味的作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鸦文字授权【“鸦文字”公众号:一个用来写字儿的地方,不关心粮食和蔬菜,也不关心政治】 《海边的卡夫卡》于2002年...
    郑州大学ZZU阅读 2,219评论 0 1
  • 《海边的卡夫卡》 ——从沙尘暴逃离的你已不再是进入沙尘暴的你 村上说:在这部作品中他想写一个少年的故事。所以想写少...
    静默里阅读 4,832评论 0 24
  • 好久没看小说了,《海边的卡夫卡》是我很早之前开始看了。不过由于看的糊里糊涂的,没有坚持看下去。大概一周前,我在坐地...
    天涯92阅读 2,047评论 1 2
  • 【中國•韻】静物 中国风 · 静物... ​​​​ 圖片:視覺中國
    xcy无名阅读 132评论 0 0
  • 28岁生日那天,两个重磅炸弹从天而降。 一个来自我交往了5年的男友,我们已经见过各自的父母,开始准备年底的婚事。直...
    陆画阅读 34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