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早回房间干嘛,跟我们在外面聊会儿天啊。”
听到这话,正准备推开卧室门的我回头看见婆婆跟嫂子正分别坐在餐桌两侧,婆婆正调侃望着我。
“我最近在看本书,改天再跟你们一起喝茶哈。”
我笑起来应着,然后推开了我卧室的房门。
两年前,我前脚从校园迈出,后脚便踏入了婚姻,开始了与公婆同住的日子。
你也许想不到,同样的情况如果发生在之前,我会因为不好意思拒绝,而改变自己前往卧室的脚步,转身坐到她们身边。
即使话不投机,即使极其不自在,我也会强迫自己陪着她们说笑,坐上两个小时。
也许你会说,这有什么,腿长在你身上,自然是你想什么时候去干嘛就去干嘛了。
但是于我来说,一个天性不善言语、不懂拒绝甚至有点胆小的我来说,能够朝着自己想去的方向迈进一步,已实属不易。
01
我母亲是名教师,家里亲戚大部分都是朝九晚五的传统上班族,我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要尊重长辈。
“父母生你养你,即使父母有错,也不该你来指责。”这是我成长岁月中经常听到的话。
刚刚结婚的我,想着一定要把自己的公婆视作自己的父母,敬爱他们,一定要做一个让所有人都满意的好媳妇。
曾经到家就“躺尸”的我,结婚后除了到睡觉的时间,我都会在外面跟着做饭、收拾屋子。
甚至没有什么活需要做的时候,我也不好意思回房间直到婆婆准备休息,回了自己房间,我才能心安理得的回卧室。
虽然事情很小,但对于心思敏感的我来说,和婆婆共处一个空间,压力非常大。
尤其是不会做饭的我在下厨炒菜的时候,注意到婆婆在边上若有若无的视线。
本来刚刚在手机上看好的做菜步骤,一下子就被我忘到了脑后。
当着婆婆的面,拿着锅铲,再去用手机翻看做饭的步骤,这更是让我害臊了。
公公的朋友很多,偶尔来家里喝酒聊天,我便和婆婆忙着准备小菜,等到大家酒足饭饱,准备一起散步。
我便让婆婆跟着一起去,我来清扫现场。
其实干点活对我来说并不困难也不委屈,但往往自己要做的事情就泡汤了。
02
有时婆婆在干活,即使我一万个不愿意去做这件事,我看到的话都会抢着干。
否则婆婆在干活,儿媳妇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玩手机,我想任何一个长辈都会觉得我这个小辈非常不称职吧。
让我更难以接受的是,和我一样同为子女的我老公,却可以躺在沙发上若无其事地玩手机。
那一刻我的脑子里涌生出,“啊,原来这真的不是我的家,是他的家啊。”
否则为什么我在这里坐立难安,而他却这么心安理得呢?
时间一长,公婆从一开始的“不用你来,这点活我自己就干了”变成了“你把那些碗刷了吧”
当我认为的我的“付出”在他人眼里变成了理所应当,当拥有自己的时间逐渐变得奢侈。
我突然发现我的怨气竟然不知什么时候已积攒得越来越多。
我开始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跟我老公喋喋不休,我老公的安慰安抚逐渐变成了不耐烦。
原本如胶似漆的我们开始不断地吵架,平常对我无话不说的老公似乎也越来越不愿意同我交流。
这个时候我才明白,原来婚后的柴米油盐是真的。
再深的感情,也磨不过家庭中难以解决的琐碎小事,而我早已在婚姻中逐渐失去了自我。
03
转折点出现在:我老公和我打算要个孩子。
我这个人,旅游一定做攻略,买东西一定看测评。
所以对于要孩子,我更是非常谨慎,跟老公商量后决定去医院调理一下再要孩子。
自己最近这一年来确实月经不太好,我生怕自己身体出现什么问题。
看中医的过程心也揪着,不过索性没有什么大毛病,大夫摸了摸脉后问我为何年纪轻轻有这么多的烦心事。
说我的病是因为心情郁结,闷闷不乐,心里装了太多事而导致的。
从医院出来,我的心情变得很奇怪。我不禁回想这两年时光,自己浑浑噩噩,碌碌无为。
像读书时期那样咧开嘴哈哈大笑的日子屈指可数,我开始自我怀疑:为什么会这样呢?
婚姻给我带来了什么?我真的想过这样的日子吗?
当然,没有电影里夸张的情节,我没有因为自己突如其来的想法放弃我的婚姻。
我在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也对我自己提出了疑问:为什么我活得这么累?
同样为儿媳,我嫂子和我完全属于两类人,她活泼爱闹,说话直来直去,从不考虑他人感受。
看到我婆婆有不合她心意的行为她会直接说出来,她偶尔会因为意见不合和我婆婆发生争执,但并没有人因此而不开心。
反观我在做每件事、说每句话的时候都会考虑其他人的感受。
有时话说完睡觉前还会反复琢磨白天说的某句话是不是说得不恰当。
但也许,就是这样多的思虑把我自己推入了死胡同。
04
大夫说要先把自己的身体维护好,才能去做更多的事。
我也突然明白了自己一直这么累的原因其实并不在他人,而在我自己。
是我对自己、对婆媳之间要求的太过于苛刻了。
极度追求完美的我,让本不完美的自己身心俱疲,自己主动去付出,却又独自一人觉得委屈。
小时候,觉得家长说什么做什么都是对的。
懂事、听话是作为一个晚辈最基本的特质。
现在也许是经历得多了,年纪也大一些了,逐渐发现父母说的并不是全对。
而父母对我们的要求,也许不一定要作为我们度过一生的方式。
总是有人在教我们如何去体谅他人,却没有人教我们如何去爱自己。
其实一直以来,矛盾的都是我。
但只要有人的地方,矛盾的产生是无可避免的不是吗?
而我们应该做的,是怎么样去处理这些矛盾。
之后我和我老公谈了心,跟他讲了自己想要更自在些的生活,他也很支持我,让我不要考虑那么多,安心调理好身体。
最近的我不再因为别人的一句话再三思虑,在认为自己做的合理的情况下去放松,不想打乱自己计划的时候就会明确拒绝别人。
他人对我变化的感知可能比较微小,但我心情的变化是很大的。
我不再抱怨,有了更多的耐心与我老公交流。
当然我也偶尔会有情绪不好的时候,不再争吵。
而是选择去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等心情放松后再回来,突然发现其实没有什么事是解决不了的。
庆山在《心的千问》里这样回答读者:在关系当中,首要的是拥有自己内心的充足和平衡。
人活一生,总是在不断进步的,希望每个人都能在婚姻里都活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