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作者萨姆·哈里斯的一本关于心智的书,尽管书名看起来很有实操性的样子,但其实读起来有一定难度,读到一半几乎要放弃,搁置了几天后,又重拾这本书最终勉强读完了,启发很大。
我觉得难读懂的原因主要是心智和意识之类的本来是无形的,抽象的,也是很难理解的,用具体客观的语言描述难度就大了,若用比喻等修辞手法描写又会带上主观色彩。书中偏学术,可以看出作者是想以客观角度尽量阐述底层原理,于是使本书变得晦涩难读,我相信不同的人看到书中一句话会有不同的想法,因为描述对象的属性如此。
活在当下这个词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从正念、心流、冥想,许多书都鼓励我们以“活在当下”的生活方式生活。这本书以心智模式出发,告诉我们如何通过处理心智模式来活在当下,“人类所有的经验都由心智塑造。每一段关系是好是坏,都取决于心智如何参与。如果你常常感到愤怒、抑郁、困惑、孤单,或总是心不在焉,那么无论你多么成功,无论身边有谁相伴,你都无法感到满足。”说明心智的重要性,经历同一件事不同人会有不同感受,自身心智会影响着情绪与许多事情,所以心智训练是关键所在。
书中分析为什么我们不快乐,鼓励我们去寻找在不断重复的趋乐避苦之外无关物质、情感上、智识上的享受和对未来的期许的快乐,而这种快乐会一直存在哪怕在经历疼痛、衰老、疾病或死亡。如何摆脱不满足的状态,“我们渴望拥有美好的体验、丰富的物质条件、亲密的人际关系,却在得到之后渐渐厌烦。”书中描述了这样一种场景,“当你早上醒来时,你会充满喜悦吗?当你工作时,或是对着镜子时,你又是什么感觉呢?对于你现有的成就,你有多满意?你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有多少是充满爱和感恩的,又有多少只是假装快乐地相互陪伴呢?”以察觉自身的感受来感知当下。
在书的后半部分关于“你有几个意识”,有许多关于学术研究的内容,其中一个令我比较惊讶的事情便是左右脑的信息传递,第一,左脑和右脑显示出高度的功能化;第二,当前脑的连合纤维被切开后,左右两个大脑半球展现出惊人的功能独特性。“所有的大脑在某种程度上可能都是分裂的。我们每一个人,哪怕此刻,也都可能活在一个主体性不断裂变和重叠的流动状态中。”书中关于左右脑的故事也很有意思,“不说话的右脑很早就看穿了事情的真相。2~3岁时,人类的左脑开始发展语言功能,于是右脑就听到了它和左脑共享的身体中突然传来说话声。随着左脑语言能力的发展,身体发出的话语越来越复杂,让右脑无法相信这是出自其身体。而从小到大,右脑也是这么默默看着自己的身体用右手书写。在手术后,这个沉默的大脑半球并没有什么改变,除了失去对同侧身体的感官信息。它习惯了作为大脑中受轻视的那位,这种得不到感恩的合作已经成为一种日常。”这也使我意识到人体构造的复杂性,左脑右脑就可见一斑。
后面部分还有一些关于心智锻炼的讲解以及提防良莠不齐的指导者,因为心智锻炼是一种无形的不易区分真伪,容易错把骗子当老师,也容易使人误将心智训练看作迷信。认识“自我”,减少无意识,专注意念的升起,不受制于“我”,抵达心灵的平静便是训练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