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度过的小村庄,如今已经拆迁变成了“万亩良田”中的一部分。唯一留存的是村前那座水泥石板桥和被杂草芦苇填满的小河。但每次梦里小村庄的样貌依然如此的清晰。
村南有个大池塘---白塘,是一小半村民在这里淘米洗菜洗衣的地方。白塘一侧由一些较平坦的大石块垒了个小码头,分不规则的两层,我家离白塘不到两百米,总是一大清早就听到妇女们欢快的棒槌洗衣声。我有时也会有事无事地来回洗洗这洗洗那,顺便听听张家长李家短的琐事。如此几乎每天都会跑个四五趟去白塘边。大夏天有时候会随大人一起在这里下水摸螺丝和蛤蜊,其实完全不在意有没有收获,享受的是在水里的清凉和刺激,有时也会约几个小伙伴偷偷下水玩,但一旦被村里的长辈看到,就会被警告告诉父母,回家免不了一顿打骂,家长定会严厉警告不准独自下水玩,恐吓说水里有一种很厉害的水獭猫,是专门拖小孩的。虽似信非信,但对于重来没有见过的怪兽仍心存敬畏,从此不敢贸然下水。
村西南角有个水电站,从水电站延伸到村西北头,垒砌一道高高的灌水渠,是用来灌溉农田的一条人工水道。那条高高的灌水渠,也是小伙伴曾经的乐园,上学放学的时候,喜欢不经窑洞走,一头爬上渠,另一头飞速冲下来,小伙伴们比谁的速度快。渠的两边长了整齐的杨柳树,春天在柳树上摘杨柳蕈(就是一种蘑菇),夏天爬树抓知了,秋天办家家捉迷藏。玩累了,有时就在那渠的斜坡上美美的躺着,直到妈妈扯着喉咙喊回家吃饭喽。村西边有条大路横穿灌水渠,它是通往集镇的必经之路,因而在灌水渠上有个一人半高的窖洞,供人和小型车辆通过。后来估计是车辆多了,窑洞高度通行有限,村民就把窑洞上方的水渠改道从地下通过。
村东边相隔一里路外的是另一个小村庄—丰村。虽然不远,但小时候很少去那,因为路边有零零散散的坟冢,所以不轻易靠近,即使非得走那条路,也是屏住呼吸,飞奔而过。
小村庄,不大,只有五十几户人家,有一大户姓胡,听说祖上是地主,曾经在拆老房子的时候,在猪圈地底下挖到两坛银元和细铜钱。被村民哄抢一空,后来听说有人举报,村民哄抢得到的被政府收缴国库了。
现在小村庄不见了,村民都被安置到集镇上住上商品房,不再需要种田,日子虽然也比较安逸,但没有了原来一个村庄就是一个大家庭的那种祥和气氛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