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谈话“精髓”大多发生在晚饭间。
从学习方式来说,臻臻大约是偏向于听觉型和动觉型的。不然,他的开场白为何总是喜欢从听到的开始滔滔不绝呢?这次,他从听音机里听到关于学霸带你游北京大学的的新闻后,问我:“你会参加这个活动吗?如果参加,你的重点是游北京大学,还是学霸本身?”他问我的缘由,其实目的是考证我,想看看我的想法是否会落入俗套。
记得2011年8月一家人浩浩荡荡去过北京,印象最深的便是热、累、堵。除了老爸和姐夫没去,几乎是倾巢出动。在故宫,我们跟着那个走路极快的导游,只剩下喘气了。老张,这么大个人,还差点跟丢了,人山人海的,在北京太不容易了。后来总算让清静片刻的地方是在北京大学。大家到未名湖畔,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感受书香氛围,还装饰性地与北京大学四字合影,以此证明“到此一游”。或者,遥想与一位“学霸”同行的点滴时,还能勾画出具体的模样。那年那日,与在大学中一起前行的学霸相聊,我好奇地问那位来自宁波的学霸:“你是不是曾经用了很多错题本?……”从她平淡如水的微笑里,我仿佛照出一个迫不及待的自己,或者说,我是想验证一下自己曾经的“辉煌”是否源自其中的一鳞半爪。
“我们家爸妈都很忙的。错题本,也不全是这个原因。”那位学霸还是云淡风轻地说着,她反背着的黑色旅行小包很饱满。想来,她那饱满的学习生涯中,父母也许只是那个不断鼓掌的人,她年轻而简短的人生履历上,一定写着刻苦与丰富的心路体验,一个慎独之人,一个有着严谨习惯的人,作为一名学霸,这是最基本的潜质。
经验不可复制,学霸也不可仿造,一个人的“精神内核”是不知不觉中炼就的。然而当臻臻问到我这个问题时,我还是觉得有点意思。
毫无疑问,全社会对于学霸的关注度非常之高!学霸,一个闪着金光的词语,一个让人无限想接近的磁场。说及此,不由地想问,我们是“铁”吗?
而现在,我还在思考如何回答臻臻的提问。
“我想,我关注的重点应该是学霸吧。想看看是什么原因造就了他们。通过聊天,能发现点什么。”我说。没有学霸们,也就组成不了北京大学之类的学府吧。这是我心里想的,竟然没有吐露。或者说,很多时候,我常常把心里想的,当作已经说了的,以至于臻臻问我某件事情时,我说,我已经说了呀!
“关键是,人们肯定会想,这学霸是真的吗?让他们拿出学历证明?也不能证明什么吧,你知道的,假证太多,我们又没有火眼金睛。搞这一活动的,主要是吸睛吧,以此拉动人气。不过,是不是我们可以用快速问问题法,来考证那位学霸是否真学霸。”我把想法和盘托出。
“哈哈,你跟那些听众有一样的疑问。看来,你的智商不算太差的。”臻臻脸上的微笑成色浓厚了一点。
“如果他们真的想作假,一定会有应对措施的,这种快速问问题法他们也会有所准备。”老张提醒道。
“是啊,真要以此为噱头的话,我们是很难鉴别的啊。”我说。
其实聊到什么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打开彼此的“脑洞”,让自己固有的思维吹吹风。
晚饭时的这一股热风,在与初秋的呢喃中,渐渐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