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05-day06:
测试用例介绍:
定义:为某个业务目标,编制的一组由测试输入,执行条件以及预期结果组成的案例。
为什么学习测试用例?
1.可以避免盲目测试并提高测试的效率。
2.测试用例可以令软件的实施重点突出,目的明确。
3.在版本更新时,使用少部分的测试用例工作可以降低工作强度,缩短项目周期。
4.检验软件是否满足客户需求,体现一个测试人员的工作量,展现测试用力的设计思路。
用例的核心要素:
1.用例编号(如何命名)
2.所属模块
3.用例标题(验证谁在什么情况下,去做什么,最后结
果是什么)
4.优先级
5.前置条件
6.操作步骤
7.测试数据
8.预期结果
9.实际结果(需要执行用例人员去填写)
10.通过否
11.bugID
12.编写人员
13.编写时间
14.测试人员
15.测试时间
16.备注
高质量测试用例:
1.用例覆盖所有用户需求
2.用例简单明了
3.用例类型要齐全
4.最少的用例覆盖最多的需求
等价类划分发:
定义:把所有可能输入的数据分为若干个区域,然后从每个区域中取少量有代表性的数据进行测试即可。
例如:登录账号只能输6-20之间的。(包括6和20)
分类:
有效等价类:输入合理的数据集合。(6-20)
无效等价类:输入不合理的数据集合。(0-5,21-...)
案例:
划分等价类并编号,下表为等价类划分结果:
边界值分析法:
定义:边界值分析法是取稍高于或稍低于边界的一些数据进行测试。
上点:是指边界上的点,无论此时的域是开区间还是闭区间,开区间的话,上点就是在域外,闭区
间的话,上点就是在域内。
离点:是指离上点最近的点,这里就跟是闭区间还是开区间就有关系了,如果是开区间,那么离点
就在域内,如果是闭区间,那么离点就在域外。
(遵循的原则:开内闭外 开区间往中)
内点:域内的任意点都是内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