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4.28 《故事的疗愈力量》day2
阅读内容: 第一章另谋出路 —— 我的生命故事(页码36—64)
阅读主题:志健老师“一路任性”的生命故事
我的感悟:
今天我们看到的是志建老师自己的生命故事。这是一个有关自我探索和自我发现的故事。
一个成长于贫困家庭的男孩,儿时因经济原因带来的种种困难,使他自卑。但是同时也滋生出坚韧、独立。强烈地想要改变人生的种子,一定是在那个时候就种下了。
进入中学后,有幸遇到一位好老师。老师的尊重、鼓励和爱,唤醒男孩被压抑的热情,给他强大的动力。他后来居上,奋起直追,终于名列前茅。学业上的成功为他带来了勇气和信心。
然而,初中毕业面临选择,考虑到经济上的困难,他先是选择读技校,以便早点挣钱。但是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他发现这条路绝不是他真正想要的。于是他做出了人生中第一个“任性”的选择——放弃技校,复考高中!
第二年,他考上了高中。但是他并不后悔技校的经历,正是那段经历,使他看清自己想要什么。当然自主选择了复考高中,更是他一个非常宝贵的人生经验,使他对自己更增添了信心。对其他人而言可能是枯燥艰苦的高中生涯,对于他却不失许多乐趣的,因为这是他自己的选择。
第一次尝到自主选择带来的甜头之后,他开始一路“任性”。先是追随自己喜欢海的感觉,考上海洋大学。毕业后进了海洋法律研究所,机缘巧合下开始接触到心理咨询,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迷上了心理咨询。接着放弃法律相关的高薪工作,全力投入到心理咨询相关的工作中。期间几次波动,直到参加一次与世隔绝的体验营,他突然领悟到自己不快乐的原因,是不敢做自己。
这之后,他经过多次尝试和摸索,逐渐学会慢下来,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经历了一段自由自在的,与自己好好相处的日子,他开始确立新的目标,经过打拼,考上师大心理辅导研究所,继而顺利考上师大博士班。这个时候,他真正体会到了“自我实现”。
然而此时,困惑再现。他没有安于现状,而是努力跟随内心的指引,突破困境。他邀请叙事资深教授翁开诚老师做演讲,这次机缘,让他的人生又一次进入了拐点。
翁老师的叙事教导与众不同,回归叙事的本质,强调聆听生命的基本功。在与翁老师的深入沟通中,他再次找到自己的方向。他考取了辅仁大学心理学研究所博士。由此开始了漫长的叙事疗愈之路。
志健老师的真实故事,让我们看到,人生路上每一段经历,每一次你所遇到的人或事,都是一个“看见自己”的良机。我们需要静下来,认真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相信自己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感受,勇敢地做自己。在这条路上,我们可能刚刚开始探索,但是只要开始,永远都不会太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