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座房子,里面住着我的孩子。
我有一个孩子,她像一颗种子。
我希望这颗种子,长成最美的样子。
天气晴好,微风不躁,是晒太阳的好时刻。适逢周末,闺蜜抱着孩子来了我的小山村,来晒太阳,让她的孩子来和小满玩。两个小女孩相差十三天,一样胖,一样爱笑,大家伙围着两个孩子逗乐,都是一阵说,又一阵笑。闺蜜说,你家房子真漂亮,跟个别墅似的,出门晒太阳一步就跨出来了,又在村里,真是安静,比城里好多了。城里的高层楼房,抱娃出门真是麻烦,车多人多,闹腾的很。我也附和道,是的,所言极是,因此我就喜欢待在这村里呀。
这个村子,是我的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而如今,她已经变成了我的娘家,可我还是赖着不肯离开呀。与之感情浓厚,自是不言而喻,她早已经变成我心尖上的一块肉,断然无法割舍。
村里有七十多户人口,房子挨着房子,窜门十分近便。道路是近年来才硬化的,村民的房子也是在2008年地震之后才盖起来的,由土木结构变成砖房子,而那些土房子变成了记忆里的样子。村貌从以前到现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村里人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人们虽然劳作辛苦,但于过去而言,已经轻松很多。就是这样一个特别普通,在中国有千千万万的村子,令我念念不忘,让我不忍离开。我的根在这里,我年少的岁月在这里度过,我的挚爱双亲在这,我的余生也将在这里。
家里的房子,是父母靠勤劳的双手一点一点盖起来的,父亲上过高中,有点文化,自己设计,自己施工,自己装修,里里外外都是他们一手操办。每当有人说我家房子漂亮时,我都会自豪的说,这是我爸妈自己盖的,费了不少心血呢。我在县城教书,去年结了婚,嫁到了离家开车四十分钟的地方,很近,因此我得以周末以至现在休产假一直待在家里,抱着小满,有了归属感。我喜欢日日陪伴在父母身旁,吃着母亲做的饭菜,看着父亲在院子里打扫。逢着太阳好的时候,一家人抱着小满坐在院子里,逢着天冷的时候,一家人抱着小满围坐在炉前,一家人,一直在一起。小满今年刚刚来到这个家庭,大家爱之深疼之切,房子里充满了欢笑。
村子里的生活与城市里生活大相径庭,村里的人想去城里住一住,城里的人又向往村里,好像就变成了围城。其实,村里人果真去了城里,还不大习惯呢,尤其是老人,觉得格子楼的房间很压抑,活动空间小,下楼就是人声鼎沸,车鸣不断,聒噪不已,闹着要回村里。而城里人去了村里,这也新鲜那也新奇,羡慕人家菜地里种的青菜,羡慕人家的后花园,好像连空气都想打包带到城里去呢,若真要待上几天吧,说不定也觉得太安静呢。情况大抵如此,虽不能盖棺定论,但也八九不离十。而我,生在农村,工作在城里,平常住城里,周末放假就想直奔回家,似乎回到家,连瞌睡都是香喷喷的,连时间都是慢悠悠的,连爱都是真真切切的。
感谢父母让我的人生尚有归处,让我有一个房子,坐落在乡村,白天在门前晒太阳,晚上在楼顶看月亮。我有一个房子,屋后有鱼池,房前有果树,房的侧面有菜地,鱼池边摆满了花盆,地里种满了菜,既养身体又养心。我有一个房子,里面有一件属于我的屋子,屋子里放了很多书,还有一个大花架,我每天在屋子里转悠,享受着一个人的地老天荒。
回首前尘,往事已矣。展望未来,来者可追。期待房子里的人儿健康,平安,也希望这座房子里的那个孩子,像一颗种子,长成最美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