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上一节我们讲到周亚夫平定了七国之乱,维护了汉朝中央的统治。
在此之后,汉景帝制定了一些约束诸侯王的法律,让他们只能收取封地内的租税,而把诸侯国封地中官员的任命和考核的权力收了回来。
这样就削弱了诸侯王的权力,让他们没有能力和中央抗衡。
但是有些大的诸侯国仍然实力很强,有钱有军队,还是一个潜在的隐患。
等到汉景帝的儿子汉武帝刘彻做了皇帝的时候,有一个叫做主父偃(yǎn)的大臣提出了一个建议,就是允许诸侯王在自己的地盘上把自己的儿子们都分封成新的诸侯。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推恩令”。
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决定实施了推恩令,这样才从根本上解决了诸侯王的威胁。
比起贾谊和晁错的建议,这个推恩令的好处在什么地方呢?
在以前,无论是贾谊建议多分封一些诸侯,还是晁错直接削藩,都是需要皇帝主动采取一些动作,对诸侯王的实力进行削弱,这样必然会引起诸侯王的不满和反抗。而推恩令在表面上把这个权力交给了诸侯王自己,让他们没有理由来指责皇帝。
那么诸侯王能不能不理会这个命令呢?
答案是不行。
因为以前诸侯王的儿子们只有一个人可以继承王位,其他的儿子都得不到什么好处。
现在皇帝明确规定诸侯王的儿子们都有继承权,允许诸侯王在自己的封地中划分出更多的侯国来,把他们都分封成新的诸侯。
如果诸侯王不这么做,那么其他的儿子们就会用皇帝的命令来反对他们的父亲,这样诸侯们自己就要争斗起来了,更没有能力来与皇帝争权夺势了。
所以诸侯王们只有捏着鼻子认可了推恩令,把自己的地盘分给了很多个儿子,这样一代代下来,每一块封地都越来越小,实力也越来越弱,完全没有能力再造反了。
汉武帝又随便找了一些借口,比如说诸侯们进献的黄金成色不好,就取消了他们的封地。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汉朝终于彻底解决了诸侯王的问题,中央朝廷的力量变得空前强大起来。
在这个过程中,皇帝的名声没有受到影响,也没有出动一兵一卒,这都是“推恩令”发挥出的巨大作用。
汉武帝基本解决了国内诸侯王的潜在威胁,又有了文景之治期间积累下来的大量财富,所以就有能力把目光投向了外部,开始攻打长期侵扰汉朝的匈奴和周边其他的国家,取得了很大的战果,开辟了很多新的国土。
汉武帝在位期间,汉朝成为了世界上当时最强大的帝国,其他国家都敬畏地称呼汉朝的军队为“汉兵”,汉朝的使者为“汉使”,汉朝的老百姓为“汉人”。
现在的汉族就是从这个时候才开始形成民族认同,逐渐成为了一个统一的民族。
所以在后来人的心目中,汉武帝在功绩上是可以和秦始皇相媲美的君主,两人被合称为“秦皇汉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