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吐槽,这个万恶社会的本质就是你我互相利用,每个人只为自己考虑,为自己谋利益,自私充斥在每一个角落,冷笑。
对,就是这样一个社会,自私、冷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荡然无存,更多的是交换。你的价值大,跟你做朋友,你若是街头乞丐,谁跟你做?
既然处在这个社会,既来之则安之罢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阶段,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不要吐槽中国是这个样子,其他国家都是。
一个人对其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你若站在第三视角看他,定会觉得这人果然自私自利,喜欢跟学习好的相处,对那些学习不怎么样的,却是没有半分耐心,冷眼相对。
这个能叫做势利眼吗?
不能,因为还没跟金钱扯上关系,但是又有那种特质,是对自己利益的衡量,相互比较之下,有所选择罢了。
树懒小姐跟我说,她跟表妹一起去一个亲戚家里,对待她俩的态度却是天差地别,虽然物质上没什么区分,脸色却分的很清楚。只因为表妹给她女儿补课。
对,人为什么对你好,当然是你有足够的利用价值。就像亲戚朋友甚至家人也难以幸免。
苏秦在家乡时,全家人都不喜欢他,他嫂嫂给他脸色看,妻子也不尊敬他,待他有了六国相印,衣锦还乡之时,全家人立马态度大转。人心啊,司马迁料是早就看透了。
当你还是小孩子,父母对你呵护有加,那是因为骨血相连,你犯了错,父母打骂你是恨铁不成钢;而当你有了自食其力的能力,还赖在家里,那时候的打骂不仅如此,指望着你养老呢,还没挣钱成家,我们这老胳膊老腿怎么办呀。
哲学上讲,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朱熹也说:天地之化,包括无外,运行无穷,然其所以为实,不越乎一阴一阳两端而已。其动静屈伸、往来阖辟、升降浮沉之性,虽未尝一日不相反,然亦不可一日而相无也。
所以说人是一个矛盾体,既想着别人对自己好一点,又不肯努力,你又哪里来的资格让别人对你好。
在科学上这个也是有研究的。
人有一种趋利心理,这是从祖先就传下来的。猿人时期,猿人整天都得提着精神,要防备野兽的侵袭,要保护着族群不受威胁,与大自然共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猿人最安心的时候就是雨天,因为那时候野兽不会出没,他们是安全的,也能安心睡觉了。所以你有没有喜欢雨天在家窝在被子里的感觉。
这一例足以说明人类的趋利心理,这是人的本能,当一件事情摆在面前时,更多考虑的必然是这对我有利还是有弊。当然,这个判断很快,看到之后基本可以定型。
当你自身的价值影响到了别人对你的态度时,不妨再努力一点,用自己的实力来证明是他们眼瞎了。
愿你有知心朋友常伴汝身,愿你有天高地广之凌云壮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