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划分的,表示一年中不同的气候特征。中国传统历法将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划分为 24个节气,每个节气约15天。
一、节气的划分原理
1.黄道和黄经:
-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称为黄道,节气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黄经)划分。
每经过 15°的黄经,就是一个节气。
2.二十四节气划分:
一年360°,分为24份,每份15°。
分为 12个节气(“节”) 和 12个中气(“气”),交替出现:
-
节:
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
- 也称为“节气”,是农历中用来指导农事和日常生活的重要时间点。
- 每个节气都对应着特定的气候和物候现象,如立春表示春季的开始,惊蛰标志着春雷初响、动物冬眠结束等。
- 节气通常出现在每个月的月初(农历)
-
中气:
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
- 与节相间出现,也是农历中的重要时间点。
- 中气更多地与天文现象相关,如雨水表示降雨量的增加,春分表示昼夜平分等。
- 中气通常出现在每个月的月中(农历),如雨水、春分、谷雨等。
二、24节气表(黄经、日期及农历日期)
节气名称 | 黄经位置 | 公历日期 | 农历日期 | 气候和物候现象 |
---|---|---|---|---|
立春 | 315° | 2月4日或5日 | 农历腊月或正月初一 | 万物复苏,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陟负冰 |
雨水 | 330° | 2月19日或20日 | 农历正月初十左右 | 降雨渐增,气温回升,草木萌动,獭祭鱼 |
惊蛰 | 345° | 3月5日或6日 | 农历二月初十左右 | 春雷乍响,气温波动,万物复苏,桃始华 |
春分 | 0° | 3月20日或21日 | 农历二月十五左右 | 昼夜平分,春暖花开,燕子归来,玄鸟至 |
清明 | 15° | 4月4日或5日 | 农历三月初十左右 | 天气晴朗,草木繁茂,扫墓祭祖,桐始华 |
谷雨 | 30° | 4月19日或20日 | 农历三月廿五左右 | 雨水滋润,谷物生长,布谷鸟叫,萍始生 |
立夏 | 45° | 5月5日或6日 | 农历四月初十左右 | 夏季开始,气温显著升高,蝼蛄鸣叫,蝼蝈鸣 |
小满 | 60° | 5月20日或21日 | 农历四月廿五左右 | 麦类等作物籽粒饱满,但尚未成熟,苦菜秀 |
芒种 | 75° | 6月5日或6日 | 农历五月初五左右 | 有芒作物成熟,农民开始收割,螳螂生 |
夏至 | 90° | 6月21日或22日 | 农历五月廿五左右 | 白天最长,黑夜最短,气温达到高峰,鹿角解 |
小暑 | 105° | 7月6日或7日 | 农历六月初十左右 | 气候开始炎热,但还未到最热,温风至 |
大暑 | 120° | 7月22日或23日 | 农历六月廿五左右 | 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雷雨增多,鹰始挚 |
立秋 | 135° | 8月7日或8日 | 农历七月初十左右 | 秋季开始,气温逐渐下降,秋风送爽,凉风至 |
处暑 | 150° | 8月22日或23日 | 农历七月廿五左右 | 炎热暑天结束,秋高气爽,禾谷成熟,鹰乃祭鸟 |
白露 | 165° | 9月7日或8日 | 农历八月初十左右 | 天气转凉,露凝而白,鸿雁南飞,鸿雁来 |
秋分 | 180° | 9月22日或23日 | 农历八月廿五左右 | 昼夜平分,秋高气爽,丰收季节,雷始收声 |
寒露 | 195° | 10月8日或9日 | 农历九月初十左右 | 露水已寒,将要结冰,鸿雁来宾,雀入大水为蛤 |
霜降 | 210° | 10月23日或24日 | 农历九月廿五左右 | 天气渐冷,开始有霜,草木黄落,蛰虫咸俯 |
立冬 | 225° | 11月7日或8日 | 农历十月初十左右 | 冬季开始,气温迅速下降,水始冰,地始冻 |
小雪 | 240° | 11月22日或23日 | 农历十月廿五左右 | 开始下雪,雪量较小,虹藏不见,天气上升 |
大雪 | 255° | 12月6日或7日 | 农历十一月初十左右 | 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鹖鴠不鸣,虎始交 |
冬至 | 270° | 12月21日或22日 | 农历十一月廿五左右 | 寒冷的冬天来临,白昼最短,蚯蚓结,麇角解 |
小寒 | 285° | 1月5日或6日 | 农历十二月初十左右 | 气候开始寒冷,但还未到最冷,雁北乡,鹊始巢 |
大寒 | 300° | 1月20日或21日 | 农历十二月廿五左右 | 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鸡乳,征鸟厉疾,水泽腹坚 |
三、节气的计算方法
1. 太阳视黄经的计算:
- 使用天文学公式,通过太阳位置计算黄经值。
- 每年根据地球公转的周期(约365.2422天)和节气点的黄经值精确推算。
2. 公历时间的变动:
- 由于地球公转周期并非精确的整数,节气时间每年略有不同,可能早一天或晚一天。
- 二十四节气标准时间由历法专家根据实际天文观测确定。
四、节气的作用:
由于农历月份的长度基于月相,而每年的节气是太阳的运行周期,它们不完全对齐。为了保持时间的精准性和季节的稳定,农历会通过调整闰月来与节气配合。
1.节气与农历月相的差异
由于农历是基于月亮的周期,1年大约12个农历月(354天),而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是365.24天。因此,农历年和太阳年之间有11天的差异。为了补偿这个差异,农历通过添加 闰月 来对齐季节和节气,从而使农历与季节、节气保持同步。
2.闰月的调整
每2-3年插入一个闰月(一个农历年内有13个月),这种调整会使得农历的日期逐步与太阳的节气对齐。例如,闰月通常出现在 春季前后,以确保农历月相不会偏离季节变化。闰月的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天文历法知识和精确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