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烟(15)

真诚

你终于学会真诚地面对自己了,世界也就开始对你真诚了。

最近看了《赎罪》这部电影,虽然小说是虚构的,但是电影拍出来以后却给人非常真实的感觉,这是电影技法高超,我看的是木鱼水心的讲解,里面提到关于“人人都是不完美的”讨论让我触动,的确,这样的思想需要一定的阅历才能理解,作为孩子的主人公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事实,才最终害了自己姐姐和爱人被拆散,并且走上悲剧的结局。人和人之间,彼此了解的越深,也越能看到对方的全貌。《亲密关系》里也曾举例人际关系如同河水,表面澄澈,深入也便看到泥沙俱下。所以人们之间要有距离感,这个距离在不同人之间是不一样的。距离让我们和谐,距离让我们能够看的不那么清楚,也让那些美能够放大。有些人很享受某些关系,其实就是因为这些关系的距离让他觉得舒服,让他能够“做自己”。

人们谈话的内容里,有些私密话题是只能和特定的人说的,因为对于这些关系,人们给予更多的信任。但是,如果你是处于距离更远的人际关系“环”里面,问出超出这个环能问的问题,就会让人觉得“受到冒犯”。我是这样去理解的,这也解释了不太熟的人,是不会去谈论那些在你看来“事关紧要”的事情的,还有你当面去问别人的年龄和工资也被视为是不礼貌的,但是你妻子这么问就没有问题。

人和人之间最美好的事情,也就是用我的本真,碰触你的本真。没有这份真,社交就会变成一种负累。我常有那种失望。就是我特真诚地跟一个人交流,认认真真,实实在在,满怀信任,有一说一。而那人躲躲闪闪,舞舞扎扎,扭捏作态,装得一比。我就会很失望很扫兴,觉得太没劲了。——当我对你掏心掏肺,你却妄图用装腔作势的假象,凌驾在我之上,我会觉得很受伤。

其实大家都喜欢真性情的人,就是他不装,不作,不假,有一说一,爱憎分明,这个人是真诚地对待自己的,我们就是有着那些缺点,我们活的就是我自己。

很多读者看到这里,想必会有些迷惑不解,其实我想说的是,生活中我们习惯了压抑自己,释放的时候少,逐渐地这种压抑会助长一些不好的品质在性格里,需要我们注意,需要我们朝着另一个方向修正一下自己,而那个方向,就是更真诚地对待自己。

之所以写到这里,是因为在工作和活动中,看到了很多事情,起初想不明白,逐渐地感觉到问题所在,比如说形式主义的问题。

形式主义的问题,就是不真诚。对事实不真诚,做不到有一说一,就会夸张,作假,最后往往也不利于事情的解决。有些科学研究也是一样,急功近利,编造数据,这样看来,其实这样的问题似乎可以归结到人类本性上来,“家丑不可外扬”的思想似乎就是这么顽固。

第一年休假

我在驻训回到了单位以后,正巧有一个大学同学在大连陪着飞行员疗养,想来看看我,可是那天忙着装卸物资,单身的我们跟着战士们一起忙活,结婚的都早早的回家陪老婆孩子了,有那么一瞬间,我不由自主的觉得寂寞,大学的好同学过来看我,我出不去,单位结婚的人知道终于能和家人团聚了,都回到了家,让人好生羡慕啊,这……算是不平等么?

好像也不算,因为人家结婚了。那一刻,我又无比痛恨自己是个单身狗了。

我想很多人也都有过类似的想法和感受吧。回到驻地和家人团聚过后的领导们,坐在会议桌前,又开始强调“大紧之后防大松”,我在电视电话会议室的桌子上想着,小松也没有啊,非但没有松,反而感觉更紧张了。

后来我终于盼到了休假,体会到前所未有的自由感。我带着妈妈一起回了老家,正好爸爸出差也顺路回家。

就在请假的前一天,我还在愁眉苦脸。

假条很早就交上去了,提前一周报假,我以为自己按照程序走,应该会快一些,结果到了休假第一天前的下午,我还是没有收到可以离队的消息,心情影响发挥,打乒乓球的时候老所长看出我心不在焉,就劝我说,休假报假不能可丁可卯,要留出来缓冲时间,因为机关批假并不是百分之一百的。我嘴上说着知道了,这次没经验,心里还是想着,为什么我提前报了没有改变任何事,为什么一直感觉到自己活的很压抑,最后休个假也不舒心。

那时候我的这种心情是如此地强烈,以至于对工作逐渐产生了厌恶。后来我自己去了机关帮助工作,也接手过类似走程序审批的事情,才真正明白并不是人的问题,而是一直以来习以为常不知改进的工作方法的问题,无论是基层还是机关,都是一肚子苦水。

我逐渐体会到,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有一份对世界的好奇心和等待结果的耐心。没有好奇心,就不关心,也不会明白别人的立场,理解别人的心情,看懂事情的全貌,经常一个人大发脾气于事无补。没有耐心,就会匆忙下结论,忽视证据的作用,全由着自己一开始的偏见和想当然的猜想去判断,自然会经常出错。

休假过程中,我去了趟重庆,和姑表哥聊了很久。我们的成长环境完全不同,但是我能够感受到同样的思考,对着这个社会、对着人本身的思考,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又有迥然不同的地方。我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时间久了,关注的焦点经常不切实际,虚无缥缈,这样一谈,让我又重回现实。

回到单位,老医生一直说我有些不一样了。我说哪里不一样,“心态不一样,这次休假回来了,心态要明显好很多。”我自己没有觉察,但是觉得心里要轻松许多,可是眼前的一切依旧没有任何变化,即使外面日新月异,即使外面风生水起,单位的水面却可以依旧平静,几十年如一日的安宁稳定。我未来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那这样的心态是怎么来的?

后面几次休假都有相同的感受,我从一开始觉得哪里都不对劲,到逐渐地视一切理所应当,工作必然是辛苦的,完成任务势必要劳心劳力,但是不公和委屈却总是与日俱增。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冥冥之中,你和他的能量正在互相靠近,相互吸引,这个大概就是所谓的缘分吧。 两个不同的能量互相碰撞、摩擦,也许会互补...
    末牙阅读 1,105评论 0 1
  • 白石一文代表作《我心中尚未崩坏的部分》《你是我的命运》《一瞬之光》等。 我阅读的日本作家并不多,只是众所周知的村上...
    袁小圆儿阅读 1,086评论 23 30
  • 1-20 圣诞树上挂着闪闪发光的铃儿,铃儿突然掉到了三角凳上,三角凳没站稳,砸到了小红旗,小红旗上印了一个大手印,...
    胡蓓阅读 829评论 2 6
  • 余五十年来改过迁善之事,其事甚多,不可胜举。今且举十条为常人所不甚注意者,先与诸君言之。 1、虚心 常人不解善恶,...
    见月录阅读 72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