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奖孩子是一门大学问,怎么样夸出来的孩子才会更有出息?
1、具体夸赞孩子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宝宝真聪明、真乖、真懂事”等,诸如此累的言语,这多半是因为孩子做了让家长开心的举动,而导致家长予以言语鼓励。
但这种夸赞的方式太过于通俗,孩子也就只听到夸赞自己聪明、懂事、乖巧,但是他们并不了解自己是哪里聪明、乖巧、懂事了。
因此,家长在夸赞孩子的时候,应该要“具体”举例出,比如当孩子在协助家长打扫卫生的时候,家长就应该在夸赞孩子的当下,提到因为孩子打扫卫生,给家长带来的帮助。
这样孩子才能了解到这项举动本身所具备的含义,也更能知道自己应该朝向哪个方向努力。
2、夸赞方向正确
曾有这么一项实验,有两组孩子同时在做同一件事情时,A组别的孩子被夸赞“聪明”;
而B组的孩子则被夸奖“努力”,在让孩子们选择做第二件事情的时候,被夸奖聪明的孩子反而选择了难度低的事情,而被夸奖努力的孩子则挑战了更高难度的。
这是为什么呢?其中原因在于,聪明的孩子想要再一次的感受并受到他人夸奖“聪明”,这对他们来说结果成功更为重要,因此会想选择难度低些,也能更快的达到其“需求”;
而努力的孩子也一样,因此他们才会选择了需要更努力才能挑战成功的事情。透过这项调查可知,家长选对夸赞方向的重要性,就好似夸赞一个孩子漂亮,不如夸奖他诚实般。
毕竟漂亮是天生的,不需要孩子在努力就能达成的,反之诚实则是需要透过努力维护受到这类的夸赞,而努力维护自己的诚实。
3、当着他人面前夸赞
当着众人面前表扬孩子,赞同孩子的努力,表以欣赏与信任,是能让孩子更加有自信也更增添了其勇敢,反而能让孩子为了不辜负家长的信任而努力做到最完美。
夸奖孩子确实是门技术活,在我们这批传统家庭教育下,备受打击的孩子长大为人父母之后,就怕自家孩子内因缺乏自信心,进而成为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
也正因为这样,不管孩子做了什么事情,总会下意识地不断表扬孩子,绝不让孩子“缺乏自信心”。
然而卡罗尔 德韦克教授认为,唯有适度表扬,才能真正激发孩子的主动性。夸奖就好似个口头禅般,时间一旦久了,自小就缺少辨识力的孩子,也会从而对“赞赏”上瘾,进而主动索取。
稍微长大些,有了辨识能力,自然也就能察觉到家长的表扬是非常“敷衍”地,从而也会产生“厌烦”心态。
总之,要想夸奖孩子,要夸奖得好,又不让孩子感觉到敷衍,真是一门技术活,并不是字面上说说的那般简单。相信发自内心地夸奖,夸对地方,也能教育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