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

上课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是教师通过具体的操作,引导劳教人员达到教学目标的活动。上课实际上是教学设计付诸实施的过程,备课的意图要在上课中贯彻实施,同时根据上课中的实际情况加以灵活调整。教师上好一堂课,需要多方面的素质,要在正确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遵循教学活动的规律,把握教学内容的特点,有效激励和引导劳教人员学习;教师要善于对复杂多变的课堂情景和开放灵活的教学过程进行科学的调控,要运用恰当的教学行为方式和教学艺术去促进劳教人员行为矫治,课堂教学集中反映了教师的教学素养。

(一)激发动机的技能。教师激发劳教人员学习的技能,是教师用以调动劳教人员学习积极性,使其在课堂学习中始终保持学习的活跃状态的各种教学行为方式,其目的在于唤起内在需求,明确学习目的,激励主动参与,开发学习潜能,增强学习信心,促进人格发展,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质量。教师激发动机的方式有设置刺激情景、运用目标激励、激起内发需要、发挥成功效应、引导劳教人员参与。

(二)导入新课的技能。导入新课的技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方式,吸引劳教人员注意、

唤起学习动机、明确学习方向和建立知识联系的一类教学行为方式。课堂教学的导入如乐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有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任务。导入的要素包括语言、信息、活动。导入新课的方式有做好新知识学习准备、采用始前教学策略、建立新旧知识联系、接示矛盾引发悬念、开展尝试学习活动。

(三)呈现教材的技能。教师呈现教材的技能是指教师在教学大纲情景中,将课程内容展示在学员的面前,组织学员有效地掌握教材内容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可以帮助劳教人员理解教材内容,并能联系社会生活,发展劳教人员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呈现教材的方式主要有联系师生的经验、引入先行组织者、设置一定的问题、组织相关的素材、采用标志的技术等。

(四)活动变化的技能。变化技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信息传递、师生相互作用以及教学媒体运用等活动方式的改变和转换,以引起劳教人员兴趣,它的意义在于提高教学效率,维持学习动机,稳定注意力,缓解学习疲劳。教师活动变化的方式有多姿多彩的教态变化、声情并茂的语言变化、相互配合的媒体变化、活泼有趣的活动变化等。

(五)反馈调节的技能。反馈调节要从劳教人员的实际出发,以教育目标为尺度,以促进学习为目的,要讲科学性,重视自我调节。通过观察式、谈话式、作业式捕捉反馈信息,通过言语式、符号式、动作式、活动式选择强化方式,及时校正差错。

(六)结束授课的技能。好的课堂教学结束,应当从教材实际和教学目的出发,不但对该课有加深主旨的作用,而且对劳教人员以后的学习、做人也具有发微烛远的好处,要做到随机、承接、诱导。在结束一个课题的时候,大体经过

简单回忆、提示要点、巩固应用、拓展延伸四个阶段。结束授课的方式进行概况总结,理清知识脉络,提示课后事件,做好衔接过渡,重视激情励志,鼓励探索创新。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十八岁的我们 曾经钟情 曾经喜欢 曾经流泪 曾经逃避 曾经屈膝 曾经无数次背离彼此 可是尽管如此 十八岁的我们还是...
    白鹿洞悄然阅读 2,187评论 0 0
  • 昨天跟朋友打电话,她说了很长时间,我一直在这边安静的听,突然她说,你怎么不说话啊,我答:我在听你说啊。她有点恼火:...
    Anitaanina阅读 3,265评论 4 19
  • 星期天是儿子期盼、我日思夜想的一天。因为这一天可以完全属于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可以忘乎所以,可以...
    风中的玫瑰花阅读 968评论 0 1
  • 文:剧不终 ▼ 每隔几天,我都会去一位朋友的园子里逛逛。 园子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你好,时光”。 看多了那些莫须有...
    剧不终阅读 6,167评论 0 4
  • “睢亚飞,吃饭了。”爷爷一边忙着端菜,一边喊着正在做作业的我。 我急忙冲到餐桌旁一看,“唉!今天怎么又吃...
    康飞格阅读 1,78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