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个税改革的消息,又在朋友圈里引发出不少相关话题的猜测与讨论。
这次税改新政策,要求企业帮每个员工缴纳社保,每个等级工资规定社保购买标准,以前没有为员工买社保或者按照最低工资标准买的全部要按照最新的等级补交所欠的社保费用。
这样一来,就会加重中小企业运营成本,接下来便有可能会引起新一波的裁员潮和失业潮。
这并不夸张。如果你是在互联网行业工作的话,就会发现,近两年的互联网行业的校园招聘,并不乐观,可以说整体呈现的是一个收缩的状态。
即,一个公司在核算运营成本后,对于一些可有可无的岗位,就先不招了;而对于那些非核心的岗位,就裁掉吧。
这也正是企业现在都爱与外包公司合作的原因,外包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帮公司省省省,省时省力省成本。
照这样下去,外包公司的春天就要到来啦哈哈哈哈哈哈
而对于个人,能从这一裁员浪潮中抽身而出的,其身上往往都共同拥有一种特有的思维,叫「成长型思维」,我称其为“远程”思维。
讲个故事,一个在公司干了25年的老员工,每天看似兢兢业业地工作,却年复一年地领着同样的薪水。
于是,有天他愤愤不平地找老板要求加薪,谈判的条件是:“到如今我有25年的工作经验了。”
但老板一阵见血地否决了他:“你不是有25年的经验,你是一个经验用了25年啊。”
这就是典型的不具有成长型思维的职场人,这样的人若是还能在裁员浪潮里继续留在公司,应该还要感谢老板才对,升职加薪就算了。
「成长型思维」的提出者,是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教授 Carol Dweck 。她认为,人的学习能力是可变的。
Carol 在其著作的书《Mindest》(中文翻译成《终身成长》)里列举出大量案例,证明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区别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前者是成长型思维,后者是固定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的人,认为这世上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唯一不变的就是一切都在改变。他们一般都有很强的目标意识,不管做什么工作,他们都能将其视为大目标培养能力的机会。这就是成长型思维。
而固定型思维的人,就有点妄自菲薄了,认为自主可控的因素很少也很小,微乎其微。同时又惧怕挑战,总为自我设限,还把失败原因归为外界的影响。
为什么成长型思维也叫“远程”思维呢?
因为在最近几年,有个新兴的工作模式在国内备受推崇,即「远程办公模式」。用这种模式办公的人,大多是从事自由职业或可以远程的工作。
这些人,可以说大多都拥有这样的核心思维。
首先,在国内目前看来,远程工作和自由职业有很多的不稳定性和艰巨性,愿意走上这条路的人,证明是不畏惧改变、敢于尝试的人,且身上都具有一定本领,还愿意不断地学习充电,才能完完全全依靠自己的双手和大脑生活下去。
其次,具备成长性思维的人看得够“远”。他们现在就清楚地知道,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作与生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现在这种朝九晚五的传统办公模式必定不会是未来的主流,拥有多种职业标签的人斜杆人才会越来越多,技多不压身在今后越来越得以显现。
科技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在职场上如逆水行舟,如果你还在原地踏步,那其实就是在退步了。
拥有“远程”思维的人,往往都具备以下几种关键特征:
1.明确职场目标,取长补短。
职场赢家们身上往往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有很强的目标意识,这是一种很强烈的内在驱动力,除此之外的林林总总,包括人际关系上的快意恩仇,他们都能很快将之遗忘。
同时,他们能清楚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哪,知道如何发挥自己的最大优势与价值,也有意识地不断提升自身欠缺的软硬技能,培养自己的职场综合能力。
有句话说:条条道路通罗马。当你想认真做一件事时,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2.拥有随时离职的能力。
在这个资本快速流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怎么能知道下一次裁员减薪的风暴什么时候到来?怎么能知道这一次就不会被减薪、被人取代?
因此,要有意识地培养你在行业或公司内的稀缺性,让业内众多人士对你有所期待,让公司的运作都离不开你的功劳。
即使现在所处的公司不景气而被迫离开,但业内的其他公司也能为你敞开另一扇大门,因为你的稀缺性为他们带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3.保持开放的心态,拥抱变化。
正因为我们身处在这个“VUCA”时代,社会变化迅速,很多新兴事物不知从何时就开始出现在我们身边了,很多我们习惯了的东西也悄然离场了。
而人们在知道一件新事物时,往往是抱有排斥的情绪,却不想着要先了解清楚再做定论。
保持开放的心态,敢于接受新的事物,主动拥抱变化,才是这个时代的发展之道。要知道,这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一直都在改变。
拥有以上特征的人,任时代趋势怎么瞬息万变,总是击溃不了他的。因为在挑战到来之前,就已经做好准备了,拥有随时应战的能力。
即使现在风平浪静,也时不时地逼自己一把,在挫折中汲取养分,永无止境地成长,为下一次的风暴到来做好准备。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与其等着被时代淘汰,不如现在就从提升自身能力开始,把握住职场的主动权,令自己处于不败之地当中。
-End-
【原创】欢迎转发分享点赞关注~
※ 本文版权归多系少女所有平台,未经授权许可,不得擅自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