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难平的终焉,不完美的美好
翻开备忘录,我看到自己写过一句话:“在知道结局的时候,无论前面多甜都是虐的。”现在再读,心像是被狠狠绞了一下。我这几天几乎不眠不休,挑灯夜战地读完了《十日终焉》,可故事落幕的那一刻,我却像是被丢进了寂静的废墟中,久久无法动弹。
结局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种“残酷”或“震撼”,它是温柔的,也是圆满的——但恰恰因为它太温柔,太完满,所以我才更意难平。那些日夜里陪我经历推理与逃杀、情感与信任的人物,一个个站在终点线的时候都带着笑,可我却笑不出来。我想,这是作者最深的诛心之处:你以为一切都可以被善意修复,但代价,却从头到尾都在你心上偷偷计着。
可这个世界没有齐夏。
终焉之后的世界,看上去无比美好。阳光刚刚好,朋友们彼此信任,误会不再发生,死亡被温柔地藏起,所有人仿佛都找回了那个“该有的模样”。可是,齐夏不在。
没有人再倔强地说“我不需要谁理解”;没有人再在沉默中默默承受所有痛苦却又偷偷守护他人;没有人再把自己包裹在厚厚的壳下,只为了活成别人期望的样子。那个会不动声色为大家扛起责任,却总觉得自己“多余”的齐夏,消失了。
于是,这个世界虽然平静,却像是空了一角。像一张拼图少了最后一块,看似完整,实则永远残缺。大家依旧在微笑,却再也没人问“你真的好吗”;故事依旧向前推进,却缺了一条最曲折却最真实的支线。所有人的生活都变得顺滑——可是,也正因为这样,它变得不真实了。
齐夏就像是现实的代表。他不完美,他有瑕疵,他做错事,说错话,常常用伤人来伪装自己。他是唯一一个没能走向“终焉幸福”的人,但也正因为他,才显得那份幸福并不廉价。没有他,那些看似美好的结局反而像被“处理”过的照片,少了颗粒感,也少了温度。
我时常会想,如果齐夏还在,他会不会继续推开所有人,又偷偷守着大家的安危?会不会在最后一刻站出来承担最沉重的选择?我想他会。他始终是那个最努力活着、却又最不相信自己值得活着的人。而他不在的终焉,终究只是一个光滑的幻梦,一个被剪去了刺的玫瑰园。
所以,这世界是美好的,但不再真实。少了齐夏,就像少了一面镜子,照不出人性最深处的挣扎与真实。它终究只是一个人造乐园——而不是,我们的世界。
换句话说,人造乐园可以复制结果,却难以重现过程。在《十日终焉》中,人物的结局仿佛皆大欢喜,但齐夏的离去,就像是在这张美好画布上刺出一个裂口,提醒我们:“你看到的幸福,是以忘记真实为代价。”这不是对错的问题,而是价值的取舍:你愿意选择一个没有泪水的假世界,还是坚持一个充满不确定但属于你自己的现实?
我们总是向往乌托邦,但真正的“人性”,或许恰恰是在乌托邦之外的挣扎中显得最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