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最近一直在培养自己的产品感,每天互联网发展的新闻关注的也很多,加上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事情都会上心,想想这个功能哪里好哪里不好。越接触的多,越觉得产品经理好像真的可以改变世界。因为每个产品都是人创造出来的。如果在创造过程中,我能作为产品经理,对它的功能优化提出一些有用的建议~好像自己也没来世界走一遭。哈哈哈。今天遇到的一个产品缺点:饿了么上的超级会员“连续包月”功能。下了一单之后弹出连续包月的弹窗(之前买了会员,还有20天到期),点击确定连续包月之后,我就不知道去哪里取消了。来来回回找了好几次,能点的都点了,都没找到如何取消连续包月功能。后来百度了一下原来需要在支付宝设置取消饿了么的免密支付。百度上有很多用户在询问这个问题。从产品方面考虑,虽然自动续费可以确保收益,但是未免简单粗暴,在下单完成后跳出,对用户来说,突然弹框有点惊吓,因为之前并没有与这有关的任何说明。在操作确定自动续费之后,也没有对取消续费有任何说明,使用户体验感很差。另外,由于现在市场上不光有饿了么,还有美团。虽然前阵子饿了么收购了百度外卖,但跟美团的较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用户体验上,如果不能进一步改善的话,就这个糟心的会员,就会损失一波用户。
【p42-p78】一个需求的奋斗史的前半章
主要是说了需求要去用户中找,以及需求采集的各种方法介绍。之前我看过两遍,不过都是在去实习之前,也就是说啥经验也没有,瞎看书的时候。现在回头再看,觉得很有感触。
1.需求采集有哪些方法?
需求采集的方法,可以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去分类。书上主要描述了四种。定性:用户访谈,可用性测试;定量:问卷调查(大量投放之前还需要小范围测试,比如50份,所设置的选项是否合理),数据分析。具体的注意事项就不重复了。另外,像定性中海油眼动实验和焦点小组(定性),都可以了解一下含义。
下面谈谈在我的实习过程中,主要使用的需求采集方法。
背景:某大厂的xx部门下的未立项产品。负责的人员:我(产品经理:主要负责原型设计+需求整理+跟ui对接,再把逻辑和表现形式告诉前端),前端,后端(同时也是我们组的主管)。用户:有100人左右的种子用户。采集需求的方式比较简单粗暴。(1)负责的人员,自己找!!尤其是我刚去实习的时候,第一个星期,找了30+个不完善或者有bug的地方。找到以后罗列出来,跟队友讨论,定好需求优先级;(2)种子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将自己的需求直接提给我,我整理好之后,跟队友讨论。由于开发的人员实在是少的可怜。基本上一个功能从无到有,大概需要做半个月。所以基本上,排在最前面的优先级,只能是那些给产品带来流量的用户提出的需求。这样方便立项。
所以在我的实习经历中,用到的需求采集方法,主要是:1.头脑风暴;2.重点用户的需求反馈。对于创业型的产品,这样的方法很适用。这也就是书上提到的在需求采集完之后,还需要给需求做一次DNA,计算需求的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