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3 读书笔记《大衰退年代》1-2章 by Richard C. Koo
《大衰退年代》这本书是前段时间看了李录的那本书知道的,这几天断断续续看了2章,对Koo先生真是相识恨晚。从书中可以得知,其最早出版的关于资产负债表衰退的书是2008年的《大衰退:宏观经济学的圣杯》,而提出B/S衰退则要更早至1998年左右。我平时很少看宏观经济学相关的书籍,一方面是这方面的书如果不是真正的大佬写的,往往会流于表面,全是空谈,另一方面则是宏观经济学涉及的词汇和概念有时候会让我犯困。
但是Koo的讲述很有逻辑性,虽然刚开始我要时不时停下来查名词的概念,以及对应国家当时的政党、政策等信息,但是有大量极具逻辑性的图表穿插在描述中,大大缩短了我的理解时间,基本上到第3章止,对于宏观经济学上的概念性问题已经熟悉,开始有余力可以边阅读边联想到自己平日对于国内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疑问。这就是一本好书的魅力和优点,它不用刻意放低姿态,以博噱头的方式吸引读者,而是将复杂的知识体系和逻辑推理过程经过作者自己的处理后,以图表和简练的讲述呈现纸上,引发读者思考。
前2章仅仅是“科普性”的讲述和概括。第3章开始,将进入解决疑问环节,从讨论借款人的投资机会缺乏这一问题,后续将对美国、日本、欧元区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最后借款人、零利率/负利率等问题做出他的解答。非常期待,但是最近几天有另一件priority的事要准备,只能先控制住阅读时间。
很可能是我平时消息滞塞,涉猎不广泛,但就Koo提出的资产负债表衰退再引出对财政政策的探讨我很少在国内注意到,即便有看过几个,作者写作时的意识形态问题过于强烈,让我很难看下去。最近很神奇,看了几本书,而且都是非国内学者写的,他们的论证和推理,对于帮助我打破意识形态的偏见反而非常有帮助,只需几个篇幅,就解决了我的困扰,这才是真正的大家呀。
后续再做详细的记录。今年只剩最后一个月了,争取看完这本和一本传记吧。
P.S. 即便说移动互联网时代消除了信息差,甚至是信息大爆炸时代,但是,从真正值得详细阅读和思考的信息来看,如果是非国内的信息,主要是书籍和报告这种需要长时间持续阅读的信息源,从找到它到翻译引进,往往会有至少1年的时间差吧,有些书还好几年迟迟没有中译版面世,这不就是最大的信息不对称之处嘛。我想,未来的“贫富差距”不仅仅是财富上了,更是知识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