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强调,当前正处在“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全面压实政治责任,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措施,盯紧守牢薄弱环节和重点部位,科学调配救援力量和救灾物资,确保发生突发紧急情况后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处置,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狂风呼啸,暴雨倾盆,当极端天气来袭,总有一面面鲜红的党旗在风雨中高高飘扬。从城市内涝的积水深处到山区滑坡的抢险现场,从转移群众的泥泞小路到安置点的灯火通明处,基层党组织化身坚固堡垒,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用血肉之躯织就一张覆盖城乡的“红色防线”,让“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誓言在风雨中愈发清晰。
堡垒在一线扎根,把稳抗灾“主心骨”
基层党组织是抗灾救灾的“神经中枢”,越是风雨急,越要筑牢根基。在汛情预警响起的第一时间,基层干部、党员骨干与村干部、志愿者组成“防汛突击队”,逐户排查。这些分布在角落的党组织,如同一个个稳固的支点,将分散的力量凝聚成合力,让群众在风雨中看到组织的身影,找到依靠的肩膀。
党员在一线冲锋,争当救灾“排头兵”
“我是党员,我先上”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危难时刻的本能选择。如,近日我们总能看到暴雨导致小区地下室被淹,退休老党员穿着雨衣蹚进齐腰深的水里,徒手清理堵塞的排水口;供电线路抢修现场,党员突击队连续奋战20小时,直到最后一户居民家亮起灯光才瘫坐在泥地里;安置点里,年轻党员化身“服务员”,为受灾群众端上热粥、整理床铺,用沙哑的嗓子一遍遍安抚情绪。从满头白发的老党员到刚入党的90后,他们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诠释担当,让胸前的党徽在风雨中闪耀出最动人的光芒。
初心在一线闪耀,架起党群“连心桥”
抗灾救灾的战场,更是检验初心使命的考场。在转移被困群众时,党员干部把救生衣让给老人孩子,自己泡在洪水里推车;面对部分群众的不解,党员挨家挨户耐心解释,用“接地气”的话语化解焦虑;灾后重建中,党支部牵头组织“一对一”帮扶,帮助商户清理店面、协调物资,让生产生活尽快回到正轨。这些细微之处的温暖,如同雨后的阳光,不仅驱散了灾害带来的阴霾,更拉近了党群干群的距离,让红色防线不仅有硬度,更有温度。
风雨终会过去,初心永不褪色。当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不可摧的堡垒,每一名党员都成为挺身而出的先锋,这道遍布城乡的红色防线,就永远是人民群众最可靠的屏障。而在一次次与风雨的较量中,党心与民心贴得更近,红色的根基也扎得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