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中的“小花样”

临近期末考试,要讲的知识点早已讲完,剩下的就是无休止的复习,对于学生而言,复习就是不断的重复背诵学过的知识点,或者做一些练习题,每天的生活不免显得单调一些,怎样让课堂更有意义呢,我觉得可以用一些小花样点缀一下,这样让课堂有些波澜起伏,孩子们会更喜欢。

前两天的下午,第一节是我的课,孩子们似乎还没有从朦胧的睡意中清醒过来,我讲课的时候一个个像小鸡啄米一般,虽然我一再提醒,犯困的同学一定要主动站起来,克服自己想睡觉的念头,奈何他们实在控制不住自己。

正巧我发现有两个男生在课堂上手拉手玩,于是我决定用这件事做点“文章”,我笑着说:人家女生手牵手向前走,这种行为我可以理解,怎么你俩男生也手拉手玩?学生一听顿时觉得有“新闻”啦,还有的学生偷偷笑,这时候学生的困意去了一半。我突然想到抖音上,测试同学之间有没有“默契”的方法,于是故作神秘的说:你俩到讲台上来,咱们做个小游戏,看看你俩能不能心心相印呦!

这下全班学生的好奇心都被我的这句话激发出来了,大家饶有兴趣的看着他俩,恨不得他俩能飞到讲台上,这俩人被大家这么一看,有点扭捏,有些不好意思。我用激将法说:你们这样扭扭捏捏的像什么,大姑娘?他俩只得硬着头皮上台。

我把两根粉笔递到他俩手中,让他俩面向前方,两人的一只手在黑板上从同一个地方开始画心形,结果可想而知,班上的同学倒是被逗得哈哈大笑,睡意全无,我又补了一刀:你俩原来也没有心心相印呀,可不能手拉手啦!

这样的一个小插曲把学生从萎靡不振的状态中解救了出来,再接着上课,明显感觉学生开始跟着我的思路走了。

昨天上课我把之前给学生总结的题目在多媒体上呈现出来了,利用早读时间背诵效果不佳,于是我决定换种方式,采用急性短时记忆法,根据知识点的多少决定用多长时间背诵,并且背完当即提问。为了防止这些“投机倒把”者耍小聪明,我提前宣布,回答错误或者不会回答的人要写六百字的检查,如果实在不会写检查也没有关系,可以换成六百字的古诗,总之把学生不努力的所有退路都堵死了。

这下学生没了偷懒的心思了,毕竟他们心中还是能衡量出哪种方案更划算的。教室里书声琅琅,似乎有竞争之势。师生共同努力,整体反馈还不错。不过一直这样的套路就会让学生感到疲惫,于是我决定改变策略,随意点两位学生的名字,让他们隔空玩起了“剪包锤”,正当赢了的同学得意洋洋的时候,我突然宣布赢得学生答题,这样我真的欣赏到了学生脸色晴转阴的精彩。

不仅参与的学生玩得开心,其他学生也觉得刺激,既想参与又怕回答问题,看着他们纠结的样子,我顿时觉得挺好玩的。

没过一会儿,我又换了一种玩法,让就近的两个女生掰手腕,这是新的挑战。当然挑选的学生无论从个头还是体重都大致相当,这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这样学生背书更卖力了,因为这样就可以有参与的资本了。我相信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新奇的体验,比单纯的背诵知识点,回答问题要有意思。

现在的学生上学的确辛苦,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也会令他们觉得枯燥乏味,所以在课堂上利用零碎时间和他们做个小游戏,互动一下,他们会更有学习的动力。其实爱上课堂,是从爱上老师的游戏开始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