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然

炎热的中午,在卧室里开着空调待了两个多小时,还好睡着了一会儿。醒来后新云还是觉得百无聊赖,恹恹地不想起床,更是什么也不想做。

新云身体不好,年轻的时候就神经衰弱,最近几年,随着年纪渐长,更是几乎没有一个晚上能舒舒服服地睡个好觉,白天经常头晕晕乎乎的。有时候睡觉前吃一片安眠药,夜里会睡得好一些,恐怕没有人能体会得到常年失眠的痛苦。但是安眠药是什么好东西?真不想吃,吃多了怕得老年痴呆,可是不吃又不行,就在万不得已的时候吃一片。新云盼着退休,想着退休后没有了上班的负担,兴许神经衰弱会慢慢好起来的。

几个月前新云如愿以偿退休了,没有了工作的牵挂,不用按时按点地赶着打卡签到,思想上确实轻松了不少。虽然晚上依然睡不好,但是家中没有其他什么事情,大女儿研究生毕业在省城工作,已经上班两年了。老二儿子正读高中,通常两个星期才回来一次,老公吃了饭上班去了。白天新云可以随时补会儿觉,这让新云觉得心情好了许多,似乎睡觉情况真的有所好转。

谁知轻松的日子仅仅过去了两个月,八十多岁的婆婆突发脑出血,在医院住了二十多天,新云坚持和老公一起在医院陪护。出院后的婆婆瘫痪在床,公公也已经八十多岁了,自然照顾不了婆婆。何况两人从年轻时吵吵闹闹,老了老了,越发地互相看对方不顺眼。现在婆婆病了,公公依然每天吃了饭就往外面跑,在公园里和一群老头老太太打牌聊天。大姑姐脾气暴躁,回娘家经常一言不合就发火,还习惯指手画脚管娘家的事,实际上一点力也不出。这次婆婆住院,这个大姑姐三五天到医院一趟,问问情况,安排一番,便立马就走,说受不了医院的环境,在医院吃不下饭、晚上没法睡觉,要帮自家女儿看外孙等等。

老公还有一个弟弟,是婆婆的心肝宝贝,婆婆对小儿子一家,常常嘘寒问暖的,带大了小儿子家的孙子,又接送了六年小学,读初中了,才交给了他爸爸妈妈。婆婆家有什么事,公婆从来都是给自己老公打电话,他家小儿子永远都是忙,顾不上。好在小叔子比大姑姐还强,婆婆在医院住院的时候,看他哥实在顶不住了,还主动替了他哥三个晚上。

新云是个温和的人,虽然心中有气,但气的都是自己,从来不会发泄出来。她又不忍心老公一个人焦头烂额应对这一切,自然自己也要出一份力。嫁到这个家三十年了,从来没有享受过家庭的温暖。好在老公是个靠谱的人,对自己知冷知热。有时候新云想,温厚踏实的老公,怎么生长在这样的一个家庭,有这样的父母呢?

婆婆出院前,公公和大姑姐安排,婆婆出院后白天由新云照顾,理由是新云刚好退休在家不用上班。新云的老公,白天上班,晚上陪护。这样的安排,这一次新云的老公无论如何也不乐意了。

他告诉自己的父亲和姐姐,新云的身体怎么样,你们不是不知道,这二十多天在医院,你们都像是旁观者,要么不去,去了就是动动嘴,指手画脚,这个该怎么做,那个该怎么做,你们做了多少?白天还不都是新云在,新云是强撑着在做。这出院以后天长日久的,咱们姐弟三人,一个女儿两个儿子,一个女婿,两个儿媳,这照顾老人的事,就该新云一个人做吗?我是儿子,我晚上照顾没话可说。别说新云身体不好,即使她身强力壮,事情也不是这样安排的吧?

这次是新云的老公据理力争,父亲和姐姐虽然不乐意,最后只得接受了儿子、弟弟的建议找保姆。保姆的工资,从母亲的退休金中支付,姐姐答应月底由她给保姆。新云老公这才知道母亲的退休工资本,是姐姐拿着的,而父亲的,是弟弟拿着的。至于父母的日常生活费用是怎样解决的,是花的他们的积蓄,还是每月由姐姐弟弟从退休金里拿出一定的数额,他这个大儿子一概不知,也懒得问。

只不过这才明白为什么母亲出院后,姐姐弟弟都主动问了在医院总的花费,分别拿出了三分之一,自己还很感激他们,觉得他们虽然很多地方做得不好,还毕竟是兄弟姐妹,母亲生病,不忍心让他一个人出钱。

这些都是老公后来说给新云的。他告诉新云,我作为儿子,咱们经济上可以吃亏,对父母可以多付出一些,但是我不会允许牺牲你的健康,你放心,我知道轻重。新云听了,虽然对婆婆家对子女的厚此薄彼很生气,但也无可奈何,他们做事从来如此,自己又不会吵吵闹闹的,据理力争。只有劝自己,老话不是说了吗,吃亏人常在。想到老公,想到自己的一双儿女,自己的小家庭充满了温馨,心里就热乎乎的。

找个陌生人,婆婆不接受,是老公出面,联系了他小舅舅家的一个表妹。这个表妹儿子上大学去了,丈夫出外打工了,父母和公婆目前身体尚好,不用照顾,她也同意暂时帮着照顾姑姑。新云老公跟表妹讲了,吃住在姑姑家,每月工资3500元,一个月有四天的休息时间,最好是每周歇一天。如果是农忙的时候,安排先忙完农活,再接着干。这样新云夫妻俩能轻松很多,不用每天过去。

生活中的烦心事,再怎么没心没肺、不计较的人,说不在意也是假的。新云想自己五十多年的生活,就这样匆匆而过。自己从小就身体弱,十四岁母亲生病去世,上面两个姐姐,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两个妹妹,最小的弟弟才三岁。父亲领着大大小小七个子女,还要经常外出干活,想办法赚钱。兄弟姐妹相依为命,大的照顾小的,也一路走了过来。

那时大姐二姐正读高中,大姐再有半年就要参加高考了,并且成绩还很不错。可是大姐哭着辍学回家,担起了照顾弟弟妹妹的担子。那时新云正读初二,没有了妈妈,她的天都塌了,再没有心思上学,就也想着辍学回家,帮助大姐照顾弟弟妹妹,甚至一个星期没有去学校。可是大姐说什么也不同意,姐妹俩抱头痛哭,大姐说长姐如母,只牺牲她一个人就行。新云的班主任也去了新云家两次,给新云做工作,让她一定去上学,要不就新云的成绩,真的可惜了。

还好,虽然跌跌撞撞,一路走来,新云和二姐,两个妹妹,一个弟弟都考上了大学,一个妹妹毕业留在了杭州,一个弟弟在天津,新云和二姐,还有一个妹妹回到县城做了老师。大姐后来出嫁,找了个做生意的姐夫,也没少帮补娘家,大姐家的儿子也读了大学,一家人生活还算美满。最小的弟弟虽然没有考上大学,但家中老房子拆迁,弄了两处门面房,一处出租,一处和媳妇开了家生活超市,日子也过得不错。

本来新云想着退休后,在家养养身体,等老公退休了,两人也轻松轻松,抽时间出去走走看看。自己少年丧母,在父亲和大姐的照顾下,艰难的日子总算走过来了。长大后各自成家,兄弟姐妹间也都关系融洽,相亲相爱,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虽然很早就没有了母亲,但也算是幸运的事情。

成家后为工作,为柴米油盐,忙碌了三十多年,老公就不像公婆的亲儿子一样,给自己增舔了多少烦恼。起初新云百思不解,后来老公告诉她,那时候公婆在县城机械厂上班,老公生下来半年,就被祖母带回了乡下,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在乡下读的小学、初中,直到考上了县里的高中,又一直住校。老公也想不通,也许是这个原因,父母对他一直不亲。但是,他们老了之后,需要子女的时候,总是想起他这个儿子,有好事情,又想着女儿和小儿子了。

新云这次下了决心,自己年纪也不小了,多少年了总是付出,老了一定要对自己好一点。她对老公讲,别人道德绑架你,你不能也绑架了自己,该咱们做的一定要做,对别人的过分要求,也要学会说“不”。

想到这里,新云不由地脸上浮起了笑容。对于这次老公据理力争,最后找了保姆照顾婆婆,新云很为老公高兴。以前的老公总是逆来顺受,在婆家不管多么不合理的事情,老公虽然心情郁闷,总是无奈地接受,从来不说反对的话。总觉得自己从小没有在父母身边生活,很顾及家庭的亲情,再说做儿子的,为父母做些事情自然是应该的。并且自己也是这样的想法,所以夫妻俩这些年受了多少委屈,只有自己知道。

但问题是老公有糖尿病,现在夫妻俩身体都不好,无论累倒他们哪一个,对自己的小家庭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灾难。如果公婆安排三家都参与照顾,作为长子,老公自然无话可说,自己也乐意,这么多年来公婆大多是夫妻俩在照顾,不都这样过来了。问题是婆婆现在的情况,自然不是一个人长期照顾得了的,何况老公还没有退休。

好在老公这次总算知道反抗了,还真起了作用,找了个保姆,看起来平时都是他们自己太逆来顺受了。

不想那么多了,自己的身体要紧,该出力出钱的时候,夫妻俩还会义无反顾。但是要学会放下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要承受,对任何一个外人来说,你都没有那么重要,人的一生最对得起的应该是自己。

想到这里,新云释然了,心里也轻松了许多,从床上坐了起来,拿过手机,翻看一下日期,看到今天已经是芒种了。不由得又感慨,时间过得真快呀,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短到来不及好好生活,就已经老之将至,快要身处暮年。

自己也不能就这样整天无所事事地待着,给自己找点喜欢的事情做,少想点烦心的事,也许会是另一番状态。

新云想到,自己年轻的时候很喜欢钩编,女儿、儿子的小毛衣,都是自己抽空亲手织的,要不先在网上买些毛线,学着给自己钩件披肩,天凉了,晚上看电视的时候,可以披披。等成品在自己的一针一线中完成的时候,一定特有成就感。

说做就做,马上在手机上搜索、下单。新云年轻的时候执行力还是很强的,只不过年纪大了,总觉得自己身体不好,又各种烦心事塞满了大脑,整天想东想西的,什么都荒废了。

余生不长,应该把时间浪费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不应该困在自己讨厌的生活方式里。想到这儿,新云笑了,觉得自己总算活明白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