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看到北京台《我想见到你》这一期的节目,我大概忘记了我原来也有一个父亲,一个我从来不会主动提及的父亲,更别说提笔写跟父亲有关的只言片语。
前些日子着实被朋友圈里送给母亲节的鲜花和祝福淹没了,有人接着念叨父亲节,我有点儿头大。也许现在公开的抒情表爱是一种流行,我out了所以啥都没有发,那天我只是在家里安安静静的陪她吃饭。可是我偶然看完了节目有些话实在憋不住,今天就来聊聊父亲,先说好要打我的不许打头。
从我记事儿起,我对他都没有过分深刻的印象。曾经他是一名军人,也不知道是武警还是官兵,当年老是穿一套绿咔咔的制服出出进进。说心里话,他在照片里还是挺帅挺精神的,眉眼里都是现在很多男孩子没有的一股英气,可这并不能改变什么,我从来都对他没有好脸色。
那时年纪小,他常年不在家,屋里屋外都是母亲一个人张罗。他脾气很暴躁很要强,偶尔在家都会要我每天的生活都按照钟表固定好程序,先干嘛,再干嘛,甚至连先洗脸后刷牙不一样都会受到训斥,我总是离他远远的亲近不起来。
他没有送过我上学哪怕雨雪天,没有带过我出去游玩哪怕在家里闲着,没有辅导过我写作业哪怕我熬到半夜,没有给我开过家长会哪怕那天妈妈不在家,没有给过我任何鼓励哪怕我六十分一百分。我用一句不好听的话来说,他对于我只是生理上的父亲,而在心里生活里,那个位置一直空着,或许在母亲那里他也是就是一个丧偶般的存在吧。
我久远而清晰的印象中,只有他的背影吧。当年他还有工作的时候,他都是早出晚归的。一大早就出门了,直到晚上才回来,多少次我迷迷瞪瞪的透过窗户看到他的背影越走越远,直到看不见,我不喊就死死盯着。我不知道他在忙什么,母亲也不知道,小时候他们经常吵架。每次母亲在他摔门而去之后就会一个人在厨房里暗暗地抹眼泪。怕我听见,她会把水龙头开很大声假装洗东西。我没劝过,一个我太小不知道要说些什么,二个是我怕他。因为他腰间有一根皮带,我亲眼见过他用那根皮带抽赶过来家里要账的人,那场景可怕极了。
我们的关系就是普通农村最典型的亲子关系,一个屋檐下最熟悉的陌生人。你只是给了我生命,不用参与我的生活。叫你一声爸只是身份确认而已。
也有过一段时间他是在家的(估计是失业了)。那时候他经常做的就是吆三喝五的来家里聚会,一帮人通宵达旦的打拖拉机(一种纸牌游戏又叫双升)。倒是不来钱(估计都没钱),输的人就在脸上随便画。我一是烦他们自己闹腾还要母亲在旁边端茶添水,伺候饭菜,二来他们让我不能好好休息和学习,而且还把我的文具都弄坏了。多少次我看着他赢了就会得意的一耸一耸的背影,都想朝他大吼,滚出去,可是母亲都会拦住我,默默叹气。
小学的时候有段时间在学算盘,也许是有些些才能,被选入了参加珠心算的小组,每天放学留下来各种培训,然后参加比赛。跟我一起的还有一个小女孩,我最最羡慕她的一点不是她有漂亮的衣服鞋子,也不是她比赛间隙有人递上水果点心 ,而是每次比赛她的父亲都会守在外面观望,不管每次成绩如何,结束后都会把她抱起来转圈圈,然后手拉手开开心心的回家。而我,就算大家都来祝贺我的成绩,我也没有欢呼雀跃过。我很羡慕,羡慕的不得了,可是我知道那一幕不会属于我。
清净的日子很快就到了。某天我放学回家,母亲又在哭,我就问她怎么了。她说你爸走了,说出去挣钱还债。我撒腿就往屋外跑,追了好久连个影子都没有,我一下子摔倒在地上,胳膊膝盖上的痛连同心里的绝望,没忍住嚎啕大哭。最后还是母亲一路找过来接我回家。那一天晚上我在母亲怀里合衣无眠,我暗暗地发誓,既然老是看你的背影已经够够的了,那就连脸都别看了。
很多年过去了,他还真的是杳无音讯,什么背影,连鬼影都没见着。最开始几年偶尔还能从邻居家接到电话说说情况,后来就没有以后了,就算我们自己家也安了电话,都没有再听到他的声音过。我们就像是被他遗忘了一般。记得奶奶去世之前还一个手指颤巍巍的叨叨着我,我知道她是想在走之前再见父亲一面。可是,没有人找得到他啊。
在我小时候经常被大院儿里的孩子欺负和冷嘲热讽的时候我没有哭,刮大风下大雪没人来接我回家我没哭,考试得了好成绩竞赛拿了奖老妈泪流满面我没哭,包括送奶奶上山我也没有哭,可是在N年后的一天,我看到一篇影评,上面有一句话,‘’西蒙:我们都一样,没人爱我们”,我在阳台上泪奔如雨下,差点儿从5楼跳下去。
现在我和母亲相依为命,她比之前更消瘦,却比之前更精神话更多。以往有邻居或者亲戚来家里串门不经意问起父亲的踪迹,她总是满脸哀怨说着说着就开始抹眼泪,而现在她自己已经释怀说,我们现在过的很好。小表叔有偷偷的告诉我父亲好像在南方的某个小城市,有他的电话,我打断了,他从离开的那一天起就跟我们没有关系了。母亲以前说过,我不阻拦你们相认,可是要么你们私下联络不要让我知道,要么就等我死后。我是绝对绝对不会忤逆她的。
我们都看过马戏团的表演,其中有一项狮子钻火圈,你觉得好看吗?我不喜欢,狮子为了那种不得已的生存,违背了自己天生怕火的本性,学会了多种的技能,却失去了最爱的自由。它出名了,它得到了很多喜欢,它貌似得到了更好的生活,可是它不是它原来的自己了。有人问过我,如果某天你父亲回来了,想一家团聚你同意吗?我毫不犹豫,不要。她们总会说骨肉亲情是天性等等一大堆的道理来劝说我,我通通回绝。我不是马戏团的狮子,我不需要得到外人的掌声。我只为我自己而活。
太多的人从小被灌输了感恩教育的思想。圣经对这一点描述得非常清楚。十诫中有一诫就说道:“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是的我们要感谢天地,感谢空气,感谢亲人,感谢有恩与你的任何人和事。我懂,我都懂,可是在我的前半生没有给过我任何亲情却给了母亲万般伤痛的人,我为什么要原谅他?我为什么要给他过父亲节?感恩难道不包括感谢自己吗?感谢自己够坚强,够努力,够有种对那些不想过的生活说不?就不能允许我自私的选择不原谅那些伤痕累累的过往?
时间是能愈合一切伤口,只是我的伤口还没到时间。不要怪我,我对原谅你无能为力,要怪只能怪你自己,为什么残忍的摧毁我承受的底线。
身边多的是在家庭或者婚姻生活里不幸从而变成了愤青怨妇的人,而我很庆幸,我健康阳光,积极向上,我的母亲事过境迁,云淡风轻,我们不原谅也不诅咒,只是不想再与过去纠缠不清。也许有些感情,让人无法释怀的只是自己。人生哪有那么多的如果如果,人生,偏偏的没有如果。看过席慕容一首诗:“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所有的泪水都已启程,却忽然忘了是怎样的一个开始,在那个遥远的不再回来的夏日,无论我如何去追索,你都只如云影掠过,翻开发黄的扉页,命运将它装订的极为拙劣,含着泪,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那是本太难读的书”。
每个人的家庭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每个人的父亲都是特殊的存在。我当然羡慕那些在电视电影,网络节目,文学作品,甚至朋友圈里的好父亲。可是我不想说违心的话,不想被打扰,更不想被强迫,所以就不给他过节了。如果非要说点儿什么,就一句话,不怨恨,不找寻,不再见,各自安好。
(2017.05.16 虞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