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后,顾晓华再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他回想起,在这盏路灯下面,烧烤摊主阿勇无数次给他讲述的故事。
故事,顾晓华听了许多次,这个故事是阿勇自己,是顾晓华,是两个人的人生,也是时代阴影。每次阿勇看到顾晓华就像看到年轻的自己,所以他很愿意和顾晓华讲述这些故事。
想着,顾晓华好像又回到了从前。
盛夏的夜晚总是令人躁动,顾晓华和一群人骑着摩托车在夜半无人的大街上呼啸而过,巨大的轰鸣声震耳欲聋,肆意的欢笑声回荡在城市的角落,他们在一个他们晚上常来的烧烤摊前停下来。
“他娘的,这个小破县城我是不想呆了,晚上连个鬼影都没有,找个烧烤摊都找不到。”顾晓华骂骂咧咧道。今天他们今天稍稍晚了些,常来的烧烤摊已经收摊了。毕竟在小城市里,除了顾晓华他们这样的人,那还有大半夜还不睡觉的呢!
“听说大城市里那日子过的可潇洒,都是半夜出来活动,有酒吧,KTV,还有……,对,还有女人。”说到这里,顾晓华的一个小弟马松涛猥琐地笑了起来。
马松涛家里在这个小县城里还算富裕,他们几个人平常出来花销基本上都是由马松涛负责,马松涛的父母在**开了个小厂,暑假马松涛基本上都会去他父母那里。
虽然他在**的时候没有出去玩过,都是在父母的工厂里帮忙,但他能感觉到周围人对他的排斥,他知道大城市里再繁华,那也不属于他,所以说,他嘴里说的是一套,心里想到是另一套,你让他去大城市,他是不会去的。
每个的生活都是这样,往往是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但顾晓华早就不想在这个小县城呆了,他从小生活在这里,在他小时候父母就离婚了,他名义上是跟母亲,但他们父母在离婚后很快重组了家庭。他这个“多余人”除了每月收到他们的钱,也就和他们没有了太大的关系。在他的心里这个城市有他太多不堪的回忆,他嫌弃这个城市太小,小到每个人都知道他的事;他嫌弃这个城市的人太闲,闲到那里都有人在议论他的事。
“明年,明年我就出去闯一闯,反正也没人管我,我也去见识大城市的繁华。”顾晓华接到。“现在先找个摊子吃个饭”……
找了好一阵子,他们才在一盏昏暗的路灯下发现阿勇的摊子。
顾晓华回忆起第一次看见阿勇时,第一印象就是这是个有故事的男人,反正就是很有好感!这也是后来顾晓华经常光顾阿勇摊子且愿意听阿勇讲他经历的原因。
阿勇的烧烤摊不大,摆设很简单,一辆三轮车,上面架着炉子和摆满烤串的餐盘,几张折叠桌,十来个塑料凳,几个冰镇饮料和食材的泡沫箱,一目了然。摊子上除了阿勇还有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女人,大概是阿勇的妻子吧!
这个女人叫阿香,是阿勇的女朋友,他们没有领证,不是不能,而是不想,这些都在后来的故事里。
摊子上没有客人,也是,这么晚怎么还有客人!阿勇坐在摊前,阿香就坐在他的旁边,两个人好像在说些什么,笑眯眯的。
看到他们来,才急忙起来。顾晓华几个这才注意到男的左手只剩下光秃秃的手腕。 顾晓华的一个小弟讽刺道:“残疾人也能烧烤,不会不好吃吧!”阿勇立马应答道:“好吃!肯定好吃!”这一刻,他弯下了腰。
顾晓华心中有那么一丝好感,岔开道:“吃了就知道了,老板,来……,再来十瓶冰的啤酒。”
听见顾晓华这样说,几个人也纷纷坐下,谈论着一些琐事。
在他们的讨论中,阿勇知道他们还是县职业中学的学生,明年才毕业……等等,一些基本的情况。
串很快就烤好了,阿勇虽然只有一右手,但确实手艺精湛,这串烤的真是不错,应该花了不少的心思。
顾晓华他们在这寂静的城市里尽情地挥霍他们的青春,还有金钱。这个时候他们一定觉得他们是这个世界的主宰,他们的未来有无限的可能。
边吃边喝,很快就喝得醉醺醺。
结账后,几个人摇摇晃晃地向摩托车走去,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逐渐消失在街角的阴影里。
他们走后,阿勇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静静地发呆。
“发什么呆呢!快收摊子。”阿香一边忙着收拾摊子,一边催促到。
“好,好,阿香,这些年辛苦你!
“说什么胡话呢!”阿香眼中有一点点湿润。
“哎!看到他们就想到了我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