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打小报告,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班上总有那个几个孩子,动不动就来打别人小报告。“老师,谁谁拿谁的橡皮不还”“谁谁哭了”“谁谁和谁谁打起来了”……这样的事例一上午就能跑好几次。。有时我不忙的时候,就会叫过来问问情况,再嘱咐嘱咐,如果忙的话,我一般都是不搭理的。我之前看过一本书,说这有可能是孩子们想被关注,所以,当再有打报告的学生来的时候,无论我忙不忙,我都会放下手头的活,静静地听他说完,然后说:我知道了,他自己会处理好,相信他!其实,有的时候,给孩子一个肯定的眼神,他内心就很踏实,无论他来打小报告是什么原因,到了我这里,看到笑容,他的内心就是带笑的。
今天通过读《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宽容》,又有很多收获。文中的副班长由一开始和同学们相处好到后来的被孤立,通过老师引导改变自己,赢得认可。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当要对一个孩子辅导时,要对这个孩子大体有个了解,通过观察,发现他的行为和老师预想的一样,接下来,让孩子去办公室,运用了三个技术:
一,谈话交流,了解情况。发现孩子这种行为是受父亲影响。
二,演小品,换位思考。通过理解宽容二字的含义,了解同学之间也需要求同存异。
三、讲故事,改变认知。通过讲“中国女人在美国”的故事,了解与人为善的宽容美德,与“化诅咒为祝福”的智慧,了解要与别人和谐相处。
四、列举改进方法。在前面一系列铺垫做好之后,由他自己提出改进措施,同时,关于他没想到的,老师给予提示,让他能更有效的执行。
教育孩子是个细致活,不能不关注,也不能过分关注,对于孩子打小报告的行为可以通过消弱技术来改正。并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这样,孩子会朝着你所期望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