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友沙龙第111期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号,谢谢!
当今很多家长面临的最大教育困惑:我们总是渴望正确地、成功地养育孩子,却一不小心就制造出更严重的问题;我们看似比父辈们多了很多育儿的概念和框架,甚至是工具,但反而失去了本能。
父母内心的“小孩”
现在的我们拥有更多获取教育知识、信息的渠道,也能阅读很多各种各样的教育书籍,甚至会被不同专家传授不同的教育经验及方法,五花入门,但我们并没有变得轻松,反而越来越焦虑,越来越担心,经常性会听到这样的话:
——我很担心我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有问题……
其实,当我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并没有在谈论具体在做的事情上,而是在谈论我们的内心,我们的恐惧。
所以,很多父母在面对教育孩子是恐惧的,失去了直觉力。事实上,我们是失去了关系与联结,我们失去了与自己的、与孩子的联结。
我们为什么会恐惧,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有创伤。恐惧来源于我们自己在依恋成长过程中所受的各种创伤,而那些所谓的五花八门的信息从根本上似乎无法让曾经的伤口愈合。而教育,恰恰是从正视、疗愈我们自己的创伤开始的。一旦恐惧提升或失去了直觉力,就意味着我们内在受伤的地方被再次击中了。
因此,我们父母要学会直面自己的创伤,并愿意去探索创伤对为人父母的我们的影响。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知道并非是坏事,而是换个角度发现其实是通往自己成长的大门,而我们也能将我们的成长传递给我们的孩子。
我们不要试图成为完美的父母,因为“成为完美父母”的渴望本身就是问题根源的一部分。当我们没有真正与自己联结的时候,我们总是想要超越此刻的我,变得完美。但是我们真正想要成为的,是一个与孩子联结的父母,是有足够时间陪伴孩子的父母,是与孩子情感相联结的父母,是对孩子独特的声音充满兴趣的父母。
并且,当孩子越来越大,问题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要能够去处理随之而来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会让我们充满压力,很多父母可能会说:“我没有时间了”,“我有很大的经济压力”,“我真的太累了”,或是“我不知道应该为孩子选择哪个教育体系”,抑或是“我该如何处理现在的教育体制”……或许这些并不是真正的问题,它们都只是一个过程,一个成长的过程。
作为父母的我们,并非独立脱离于一个教育系统而存在的,皎月与我们是一体的,在教育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在自愈曾经的自己,照顾好自己的伤口,才能更好地去拥抱我们的孩子。
孩子内心的“自己”
每一个父母都知道,当孩子爬出去或者走开,你会倾向于对孩子说“回来”,然后孩子就不想回来。然后你还是说“回来”,孩子不回来。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呢?当孩子害怕了,自己就会回来。但是,从某个特定阶段开始,你说“回来”,孩子会跑得更远。这也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因为孩子了解到“我可以说‘不’”。
在第一个阶段,当孩子害怕的时候他就说“是”并且跑回父母身边。在第二个阶段,孩子学会抵抗,孩子学会说“不”,孩子从二维发展到三维,那里就有了一个空间。没有人住在这个空间,除了他自己。地球上的这个空间,没有其他人能够占据。那里有了一个三维空间——我们的内在世界,没有别人在那里。那里有自主权。
从那里出现了另一个维度,就是时间。实际上,我们是四维的存在,三维加上时间。所以,在某个特定阶段,每一个孩子都想对父母告诉他们的某些事情说不。在这个阶段,孩子创造了自己的内在空间,他们开始了解自己。
当一个孩子想自己吃饭,可你还是喂他吃饭,他就会想要抓过勺子,自己吃。为什么?因为他要学习自己吃饭,他想要自己吃饭。如果你不把勺子给他,他就开始抢,他就开始哭,他愤怒,这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愤怒非常重要,因为那相当于孩子在说:“这是我的空间。我想要!我需要!我能够!”那非常重要。
当父母感觉到何时要保护孩子,何时给孩子空间,这就是关系:“我知道,何时必须要支持和保护我的孩子,我感到当我的孩子准备好了,我就给它更多空间。”生命之初,孩子很娇小,然后孩子长大,得到更多空间,更多功能,更多学习,变得更复杂。我们不要告诉孩子他们感受到什么,我们倾听他们的感受,因为那是他们的感受。我们倾听他们如何思考,他们的头脑如何运作,他们多么有创造力,因为那是他们的想法。
当孩子们感觉到空间不够,他们开始愤怒。当他们的父母不喜欢他们的愤怒,因为也许父母自己以前也没有足够的空间,他们就会试着去控制自己的孩子:“不,你必须这样做!我来告诉你怎么做!”孩子还没有强壮到能够面对一个成年人,就用其他方式去对抗。然后,孩子们不想学习、不想守规矩、不想做某些事、不能专注,以及许多许多这样那样的状况。长大以后的孩子们,进入公司工作,进入亲密关系,处在文化当中,感觉空间不够,就可能经常愤怒。
然后我们就这样说:“你不要乱说话!你要闭嘴,我不喜欢你说的话!”但是所有这些意味着我没有拥有我的空间。我感觉我有很多潜能,我无法完全表达我内在的一切。所以,我们使用愤怒来扩展内在的空间。我们如何才能在生活中用健康的方式来获得更大的空间?作为父母,我能够给我的孩子保护和自由。孩子了解到,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关系是一场持续的舞蹈,持续的反馈与反应。
“孩子,我知道你很累很累,但当别人都在飞的时候,我不希望你还只是在跑... ...”
——《隔壁的学霸是怎样炼成的1》
“妈妈,不是每一条都适合我,那条所谓的成功之路上有太多的脚印,我怎么才能找到自己的足迹?怎么不保证迷失在别人的脚印里?我不想复制别人的路给自己走,而是想创新一条自己的路让别人去复制。”
——《隔壁的学霸是怎样炼成的2》
从一岁上常青藤、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到学区房热,铺天盖地的辅导班热,教育成为了烧钱的游戏。
到底是我们在绑架教育,还是教育在绑架我们?谁是目前教育体制中的“替罪羊”?
——《今年,我们学而思1:家长“替罪羊”》
讲述一群新时代强国世代的热血少年和他们的羁绊精灵,组建起了一个特殊的龙的传人研学旅行社,重走丝绸之路... ...
——《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密码1:龙的传人》
庄锋妹
笔名无萱草,上海松江人,系松江区文学协会会员。中国青年出版社新青年成长教育“妈妈作家”亲子创作项目重点扶持和签约作家。
中国新时代女性自助、互助和共助组织“妈妈友时代”(ID:mamayoushine)创始人。
中国新时代青少年趣缘、分享、共生+生态型社群组织“强国一代读书会”(ID:qgydreading)发起人。
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号,谢谢!
主 办: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青年智库论坛办公室
承 办:中国妈妈友时代论坛
责任编辑:张佳莹
本文为庄锋妹原创作品。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和本平台联系,谢谢!
转载请注明来源:妈妈友时代微信公众号(ID:mamayoushine)
本公众号所有创意由“捷特(上海)文化创意工作室”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