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九十年代的农村,电视是极为稀缺的物件,虽然实行配给制,但一年到头来老百姓手中的粮票还不够一家老小填满肚皮的呢,哪还有闲钱拿出来换这样高档的产品。
记得村里拥有的第一台电视机,是奶奶家的,黑白色的,14寸,是奶奶的弟弟从很远的地方运回来的送给奶奶的。安装好天线打开电视,里面跳跃着最古老的那一部《西游记》,并不宽敞的堂前挤满了搬着小板凳来看电视的人,而我们这帮小孩子都是被爷爷奶奶扔在床上,纷纷抻长了脖子看着那小小的一块画面,仿佛是一群饥饿的大鹅一样,极力捕捉着画面中的图像,眼睛一动不动,有的年长的爷爷奶奶们端着碗边吃晚饭边看,看着看着嘴里停住了嚼动,碗里的汤粥从边沿上溢出来了。
“喂,他三奶奶,你是不是要舍你的粥给那压在五行山下的猴儿吃?”对门的六爷爷声音嘹亮的说着,逗乐了一屋子的人,“你顾不上吃了,赏给床上的那一个小猴子吃”,说的就是我们了。
“哈,她们的三奶奶晚上就喝着一碗稀粥,没得多余的给这帮小猴子糟蹋”三奶奶紧忙呼噜噜的把碗里的白粥吸溜进瘪瘪的嘴里,登时把嘴巴撑的圆鼓鼓的,把脸上的皱纹撑开了,眼睛也张的大大的,好不滑稽。
三奶奶是大家眼中极为抠门的人,不过她家里吃饭的人口多,大家也就不在乎了。
“我看您哪,就是刘姥姥进大观园,啥都稀罕”六爷爷是村里唯一吃公粮的人,在镇上的邮电局工作,见识广,净给我们讲各种各样的稀罕事儿。
“刘姥姥是谁?我明明姓李好不啦,别偷偷给我改姓”三奶奶吃完了粥,胡乱的抹了下嘴,说。
“三奶奶,你不姓王啊?”床上的一个小孩儿插嘴说。
“小龟孙,合着在你们王庄都要姓王了不成?”一句话把全屋的人都逗乐了。
每次奶奶都是吃完晚饭刷完了锅,刷完了碗,刷完了一切后才坐在人群的最边上,看上几眼电视,即便是那时候,怀里也是抱着一个孙女或者孙子。
记忆中奶奶唯一的一次哭泣,也是因为这台电视。
那时候我稍微年长,七八岁的年纪吧。些许的白发开始爬上奶奶的鬓角。
那时候每天吃完晚饭,都要跟着妈妈在奶奶家坐个把个小时,还有左右有舍的几位婶婶和奶奶,妈妈爱听老年人讲过去的故事,我也爱听。于是就看着电视唠着嗑,然而我大部分的精力会集中在她们的谈话内容上,电视就只是摆设了。
忘了那次大家聊着啥,忽然一下子,奶奶就泣不成声了,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样不停息。想来不止我一个人,还有妈妈,和一屋子的长辈都没有看到奶奶如此的失控过,都傻了眼,不知道要怎么办,大概过了一分多钟,奶奶才带着泪花兀自的笑了起来,至今还清晰的记得奶奶哭泣的画面。
电视中演的是一部戏,豫剧,因为家里的地理位置靠近河南的缘故,再加上豫剧的语句唱起来非常的易懂,所以对其记忆深刻。大致的内容是天气久旱不雨,庄稼颗粒不收,人间形似地狱。很多人因饥饿而死。一个非常有孝心的女子,为了安葬自己因饥饿死去的父亲,决定卖身葬父。我是知道奶奶不识字的,因为每次都是听她说“妮儿来,你们赶上好时候啦,好好读书,不要像我们这些老太婆一样做个睁眼瞎,一辈子窝在这个天地里,哪都去不了。” 而她对戏剧内容的认知是通过听戏听出来的,她们那一代人是没有很好的机会去学习,但也听过不少下乡唱过的戏,在没有电视的时候,妈妈说,她都是和村里的姐妹们一起跑到各个村去看电影,听戏。相信奶奶也是。
等奶奶平息了情绪,眼里闪着泪花笑着对我们说,想起了五八年的那场饥馑场面了,就控制不住自己了,后来才明白,她给我们说啃榆树皮,吃观音土是怎么一回事,当然她经历过的,我都是从书本中翻出来的,她描述的那场灾难,同时有成千上万的人在经历。
妈妈说也算是经历了,在那场灾难的后期,每天都是青菜汤红薯饭。
她所说的红薯饭,是红薯的各类各样的制成品。红薯还没有长成的时候,掐红薯叶子蒸窝窝头,放特别少的玉米面,特别多的红薯叶子,有时候玉米面少的都不能将红薯叶子粘合起来,所以蒸熟了之后都是趴趴的在蒸笼上。等地里的红薯熟了之后,大部分切片晒干磨成红薯面来蒸窝头吃,刚出锅的窝头又黏又烫,烫的你拿不住。而凉了之后,你把红薯窝头以抛物线的方式抛向天空,准能在地上砸出一个坑来(后面这句话是我上初中的时候,老师给讲的段子),妈妈说最幸福的事情是家长准许她们挑出几块在大灶地下烤着吃,这对她们来讲就是人间美味呀。
转身问爸爸,喜欢怎么吃红薯。
爸爸说,怎么吃都行,就别磨成面。
为什么?
“你们现在的零食五花八门,我们那时候一年到头吃不上一次白面馒头,兜里揣的零食就是红薯面呀,长身体的时候,不吃吧饿的受不了,吃吧又难吃的不行”,爸爸苦笑着说。
奶奶走后,妈妈给我说,你奶奶一辈子不容易。
妈妈知道的奶奶的不易,一部分是听奶奶所说,大部分是姑姑所讲。
女儿对妈妈的故事总是充满着好奇,或许奶奶的故事就是姑姑一点点给磨出来的。就像我现在每次和妈妈见面就磨妈妈的故事一样,都是别样新鲜的故事呢。
奶奶说的吃观音土的时候,是她和爷爷刚刚结婚没多久,作为新婚媳妇,奶奶把能吃的喝的全部给公婆用,自己忍饥挨饿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然而她都没有失望没有绝望,挺着脊梁,尽着本分,伺候着公婆,饿的只剩下骨架,还好平安的走了过来。
走到了能够坦然的笑着去讲那些曾经让她痛到骨子里的故事。
那之后,奶奶常常对我讲,学习很苦,妮儿来,再苦再累也要咬住牙齿,笑着去打退所有的苦难。终于明白,奶奶的这句话,是她生命经历的总结,给了她的孙女。
这句话,至今还萦绕在心头。每次自己坚持不下去了时候,便想想这句话,在艰苦的日子里笑出花来,世界也会变的灿烂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