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和槟榔碱,小知识来了解一下

“高高的树上结槟榔,谁先爬上谁先尝,谁先爬上我的谁先装。少年郎采槟榔,小妹妹提篮抬头望...........”

在情歌《采槟榔》中,透露出我国南方地区人民有采摘槟榔且食用槟榔的习惯。槟榔不仅是常用中药,而且是东南亚地区和我国传统食品之一。南唐后主李煜写他宠爱的大周后吃槟榔的形态,有“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的词句,槟榔、美人、情郎,历历如画在目。

今天早晨在微语简报看到一则消息:“槟榔致癌成分首次确认!槟榔碱被认定为2B类致癌物。”

“十个口腔癌,九个嚼槟榔。”早在几年前,就有报道称“长期、大量咀嚼槟榔,有致癌的风险。”不过,这次是确定了槟榔的致癌成分为槟榔碱。

看到此则消息,我敏感的中医药神经又被调动起来!

槟榔我相对熟悉,但2B类致癌物是什么?又指哪些东西?我来查下!

2019年,国际肿瘤研究中心(IARC)对致癌物分为1、2A、2B、3共四类:1类是“确认人类致癌物”,即现有流行病学资料证明系致癌物,如黄曲霉毒素、砷等。2A类是“很可能人类致癌物”。2B类是“可能人类致癌物”,系流行病学数据不足,但动物数据充足;或流行病学数据有限,动物数据不足,。3类“对人类致癌性尚无法分类”

2类致癌物清单共357种,复杂多样,包括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烟、酒、小咸鱼等。你看,我们日常生活的许多不良习惯和物品都可以致癌。

我想说,中药槟榔入药,是在中医辨证论治下应用入药,药物之间会相互制约和合,有病则用,无病则止,与其成分槟榔碱,与长期大量嚼服槟榔致癌,可不是一回事啊!

槟榔产于云南、海南及台湾等热带地区,药用部分是干燥成熟种子及果皮。槟榔种子入药称为槟榔,具有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的作用,可以用于蛔虫病,绦虫病,虫积腹痛,积滞泄痢,里急后重等病。

槟榔入药首次记载于《名医别录》,被列为中品,称其“消谷逐水,除痰澼,杀三虫,伏尸,寸白。”

李时珍这样记载槟榔名字的由来:宾与郎皆贵客之称,交广人凡贵姓族客,必先呈此果。若邂逅不设用,相嫌恨。则槟榔名义,盖取于此。

苏颂这样记载南方地区食用槟榔的原因:岭南人啖之以当果食,言南方地湿,不食此无以祛瘴疠也。

《本草纲目》记载:闽广人常服槟榔,云能祛瘴。有瘴服之可也,无瘴而服之,宁不损正气而有开门延寇之祸乎?

从古代,人们就认识到槟榔也不是随便可以当零食,长期、大量吃的!

槟榔的另外一个入药部分是它的干燥果皮,叫大腹皮。大腹皮因采摘时间和加工方法不同,又有大腹皮和大腹毛两种。

大腹皮是冬季至次春采收未成熟的果实,煮后干燥,纵剖两瓣,剥取果皮,习称“大腹皮”;

大腹毛是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实,煮后干燥,剥取果皮,打松,晒干。大腹皮具有行气宽中,行水消肿的作用,可用于湿阻气滞,脘腹胀满,大便不爽,水肿胀满,小便不利等症。

俗话说“喝水多了还中毒呢!”无论食品还是药品,都禁忌“长期、大量使用!”中医药作为中国文化历史传承的瑰宝,都是历代劳动人民经验的积累甚至是以生命换取的经验,讲求“辨证论治”,讲求“有故无殒”,讲求“中病即止”!

所以,任何事物都过犹不及!聪明的你,一定要会管理自己的健康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别名:仁频、宾门、宾门药饯、白槟榔、橄榄子、洗瘴丹、大腹槟榔、槟榔子、青仔、槟榔玉、榔玉 基源植物:棕榈科槟榔属植...
    本草园丁阅读 5,408评论 0 2
  • 久违的晴天,家长会。 家长大会开好到教室时,离放学已经没多少时间了。班主任说已经安排了三个家长分享经验。 放学铃声...
    飘雪儿5阅读 12,195评论 16 22
  • 今天感恩节哎,感谢一直在我身边的亲朋好友。感恩相遇!感恩不离不弃。 中午开了第一次的党会,身份的转变要...
    余生动听阅读 13,588评论 0 11
  • 可爱进取,孤独成精。努力飞翔,天堂翱翔。战争美好,孤独进取。胆大飞翔,成就辉煌。努力进取,遥望,和谐家园。可爱游走...
    赵原野阅读 7,727评论 1 1
  • 在妖界我有个名头叫胡百晓,无论是何事,只要找到胡百晓即可有解决的办法。因为是只狐狸大家以讹传讹叫我“倾城百晓”,...
    猫九0110阅读 8,598评论 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