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三怙主”到底是个什么东东?

文/芝麻


稻城亚丁不但是一个“香格里拉”境地

而且是一个佛教圣地

在这片宁静之地

可以聆听内心深处那个最真实的自己


公元八世纪,佛教创始人之一的莲花生大师,为亚丁这三座雪峰开了光,并以佛教中三怙主:观音菩萨(仙乃日)、文殊菩萨(央迈勇)和金刚手菩萨(夏诺多吉)命名加持,因此被称为三怙主雪山,藏语称“日松贡布。三怙主神山在世界佛教二十四圣地中排名第十一位,是众生供奉朝神积德的神圣之地。


说到这里,你可能很疑惑“怙主”到底是什么?


“怙主”是藏传佛教密宗中主要的神祗,也就是护法神。“怙主”二字就是护法神的一种称谓。佛教中护法神也有很多,但观音、文殊和金刚手三位菩萨是修持密宗最崇拜皈依的本尊佛,而三位菩萨又分别代表佛教中的慈悲功德、智慧功德和力量事业功德,这也正是密宗里的重要内容和修行者必修的法门。


在藏区,山神和神山两个概念往往重叠在一起,统称为神山。但通过对山神和神山的了解,还是可以将它们剥离的:


山神是藏族原始苯教崇拜的对象,而神山更具有佛性的庄严。


山神是山体本身的神化,在对山神化时,人类是拿自身作为参照的,山神们不仅有夸张的人形,还有人的七情六欲,他们几乎都有配偶,配偶有的同样是山神。他们有喜怒哀乐,甚至有性格特点,他们是一个庞大且独立的神祗系统。


而神山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某位特定的个体的神,而是因为有神灵居住,也可以说是神的道场,不仅神灵众多,而且可能是不同宗教、不同教派的神灵汇居一处,因此自然成了神山。


藏族人的神灵意识,源自佛教传入藏区以前久远的苯教观念。西藏本土宗教的苯教将世界分为天、地和地下三界,信奉万物有灵,认为天地万物皆有神性,神鬼主宰世间一切。


古老的藏族人民在当时无法理解自然灾害的成因,于是他们认为,自然界里存在着无数神灵,水流中、天空里、山上、树下都居住着神灵。很多人认为他们崇拜山神树妖,其实那不是一种崇拜,他们只是相信,你怎样对待自然,自然就会怎么对待你,因为自然中任何物体里面都居住着神灵,不和谐的话,相互会受到惩罚。这种想法也就是原始苯教的源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