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大学赋

余幼时,祖父尝诉其与兄长在济幼时之事。济南之地,古称历城。大河贯其北,泰山立其南。明湖铺地,千佛映影。护城斜柳,名泉点缀。泉汇娥泺,绕城一周。池阔五丈,水深三尺。济川泺源,汇波历山。四门不对,北门不开。又有锦屏春晓,趵突泉涌。佛山赏菊,鹊华烟雨。汇波晚照,明湖泛舟。白云雪霁,历下秋风。帝舜躬耕历山,李杜不吝溢美,康乾诗赞明泉。幼安易安,清照稼轩,秦琼卖马,名威凌烟阁。玄龄孝父,清白以王佐。四门石塔单层亭阁,灵岩千年不损其色。济水之畔,名士清泉,遍布济南。若论晨爽午汤,较之江城舒甚也。

      辛卯之秋,余赴历城求学济大。立于民国幽殁,辗转齐鲁屹立济南,于一十八年前定。且看此地,风水俱佳。行伍安住南北,庠序端坐中央,刀光剑影,书香墨轩交齐。青龙山下,书阁高筑,万千书生为中华。甲子湖上,潋滟荷影,千万军人保国家。北苑柔美,公主楼里尽淑女。南苑阳刚,二十八栋全才子。滋兰苑里,赏尽千般模样,情人坡下,听遍万般情话。梅花馆中,夜半清风弄影,侧柏虚竹,松声在耳。马武寨上,无路自通攀顶,战士英雄,纵览天下。千般风采,历城在本。余方入时,韩叔盛华授以美术,明春袁赟二位授以画法阴影,何静喻洪寒芳诸师以设计,永进王宏二位以规划,刘强大江二位以理论。若论济大名嘴,马院朋忠老师当仁不让。列座无虚席,旁听值四载。诸教授夙夜在公,皆尽良善仁义,不曾见失德之人。意趣盎然,言犹在耳!

        方吾来时,六旬甲子。今我归兮,七十载矣。时年加冠,乡野村夫,孤陋寡闻,傲气颇盛。无视乱耳之流甚,睥睨红绿之色尤。感权贵之乱入而无力,日日醉心书法于八教。

        临然久未果,亦甚无趣,欲润体丰智。遂与嘉霖、西辉等四五好友,日五时即起晨跑,后诵读于滋兰苑,至八食餐,习整日。其时余甚好刘勰文,时以文心雕龙之文诵记,自忆甲子湖水荡秋波,滋兰书生声声落,犹记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之韵。并立号曰,日新学会,寓苟日新,日日新。并令责迟到者,其盛时至八九人。然课业繁重,不堪自流,不一年,各自为。余与好友宇宁静心书海,安坐青龙山前。偶与韩叔盛华出济南下至荆楚苗湘苏杭,体悟亦颇多。

        后因书法之事,邂逅佳人,大德吾师!朝夕思慕,秋冬在盼,前时今日无异,幸甚!

女自西方来,静娴掩今古。

白衣秀长带,褶裙随风舞,

白玉沉江去,秋水婉转流。

淡眉卧蚕起,玉肌清风簌。

此女何所赐,皆因自修故。

       后余随叔赴沪,求学同济,三年未得。后转而江城珞珈。戊戌年五月,会佳人于济,适逢母校七十载,有感发而记之。

 2018年7月12日 于济南大学青龙山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每个看似平凡的人 也许心中都藏着一座火焰山 等不来的芭蕉扇
    喃喃自语的树洞阅读 1,605评论 0 1
  • JQ中的运动 show() , hide() , toggle()fast normal slow fadeIn(...
    風隨風去阅读 1,709评论 0 1
  • 纵然有与世界为敌的勇气 却也会到处躲避你的视线 或许是怕心脏跳的太快 失去控制 伤了这尊桀骜的灵魂
    纯粹的美阅读 2,47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