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动机和好处大象不会行动,如果太难大象也不会行动,如果看不到终点或者终点太远大象也不会行动,如果没有及时奖励大象也不会行动。
要想让大象乖乖听话,必须做到以下4点:
1、增加动机
2、降低难度
3、让过程可视化
4、给予及时奖励
比如你想跑步,那么必须说出10个跑步的好处贴在墙上,同时降低跑步的难度每天只跑5分钟,并且把目标分割成多个小目并用视觉化的方式贴在墙上能随时看到,并且每次跑完给予及时奖励。当你连续重复以上4个步骤后,最后发现你越来越爱上跑步了,这就是因为你有了持续的成就感,你更加愿意去做这件事。很多人无法养成习惯,也是因为动力太小,难度太大,并且看不到终点,并且过程中也没有奖励。
所以,这里得出一个公式:
有兴趣+做得到=成就感
有兴趣+做得到+可视化+及时奖励=习得性成功
这里举一个我自己的案例:
1、我列出了跑步的5个好处贴在跑步机旁边。(睡眠好、不生病、增加记忆力、多巴胺快乐、亿万富翁都在跑步)
2、我规定每天只跑1公里(大概5分钟)
3、我把7天、14天、30天、60天、90天当做阶段性目标,绘制线路图贴在墙上,每一个阶段性目标都有对应的奖品,比如30天后旅游一次。
4、每次跑步我都有及时奖励,也就是我买了一个ipad支架,每次跑步我都在看电视剧,一边跑一边看,有时候为了继续看电视剧,我会延长跑步时间,因为大脑很快乐,所以最后养成了跑步习惯,目前每天跑步30分钟非常轻松,现在依然看自己喜欢的电视剧,大象非常快乐,大象每天都想跑步,因为他要及时奖励。
再比如我以前学英语,为什么学了半年一无所获,就是因为动机太单一,并且没有搞清楚最终的好处是什么,如果动机太单一,我们就很容易说服自己放弃。第2个原因就是没有奖励,几乎没有及时奖励,延后奖励都没有。其实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寻找一群学英语的朋友,每天跟他们用英语交流,获得反馈,反馈也是一种奖励。第3个原因是没有可视化的路径,也就是目标不清晰,阶段划分也不清晰,视觉上也看不到,所以几乎没有什么成就感。第4个原因是每天难度太大,不符合微习惯的原理。。没有反馈和奖励、没有视觉化路径、每天训练时难度太大,也没有成就感,最后大象只能说服自己放弃。因为大象不高兴了。
比如我一个朋友,他想每天练习冥想10分钟,坚持了不到3天就放弃了,为什么?因为大象不高兴了,动机不足、没有视觉化、没有奖励、并且10分钟还是太久了。
再说我另外一个朋友,他说要自律100天,我听完几乎没戏,为啥?动机不足啊,他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自律100天,怎么可能去行动,而且这种没有反馈、没有奖励,也没有视觉化。几乎不可能成功,大象和骑象人都不愿意去做。
这一切背后的底层规律其实就是遵守了大象的喜好,照顾了大象的感受,也遵守了人类基本的行动模型。只要有最后的动机,人才会行动,就如思考致富里面讲的一样,欲望是一切的起点。然后就是缩小行动的难度,这里的原理就是让你尽快获得成就感,如果你持续完不成目标,那么最后会出现逆反心理。这也是微习惯利用的方法。
然后最狠的一招叫做视觉化路径,我以前在很多目标管理的书中看到过这个理论,但当时理解不了为什么要这么做,包括陈安之也一直在讲要把目标贴出来,原理这背后真正的原理是,能看到自己每一次前进的成就,并且每一次达成小目标都会有奖励,这太牛逼了。游戏就是利用了这个机制,今日头条和抖音也是,游戏中每杀敌人一刀,他的血就会少一点,砍了10刀之后,就会给出奖励。抖音里面每个小视频都只有5分钟,并且每个小视频都是一个奖励(大象喜欢)。抖音是:看5分钟→给奖励→看5分钟→给奖励。游戏是:砍1刀→掉血反馈→砍3到→掉金币。
这一切的背后都是遵守了人类的行动天性。动机+简单+奖+视觉化。所以最终就会形成回路:提示线索→简单行动→给出奖励。这个习惯回路非常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