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第十七小学 赵喜风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在这秋高气爽,硕果累累的季节,正是孩子们观察秋天、感知秋天的黄金时节。恰逢学校安排我上一个关于观察的习作指导课,于是,本周四在三楼会议室进行了《美丽的秋天》习作片段训练。这节课虽然已划上句号,但还有不少地方值得我去反思,改进……
新课标对于四年级学生的习作要求是留心观察,乐于表达。观察是写好写景作文的关键!在设计这节写作课时,我注重从学生对秋天的感知入手,首先让学生对秋天的果园进行观察,在把握秋天景物特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照写法指导要求的三点(细观察、抓特点、用修辞)尽情表达!
本节课我的设计思路为”引一扶一放一创“。首先让学生用一句话说一说自己观察到的秋天的景象,紧接着进行示范引路:秋天来到果园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抓住水果特点,如大小、形状、颜色、味道等,动用感官观察等;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使语言表达生动具体、形象有趣!
接着让小组合作交流:秋天来到校园里,校园里是什么样子,仿照秋天来到果园里的描述,根据老师的提示,小组代表交流秋天来到校园里的景象,这是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
为了避免写出的秋天片段千篇一律,在写的环节,我选择了让学生写一写秋天来到其他地方的景象,学生通过秋天来到果园里,来到校园里的具体描述,大部分孩子已经掌握了写法特点,我让同学们根据自己观察的秋天景物的特点,结合课件上出示的图片,大部分学生对感触较深的秋景已留下印象,孩子们基本上做到了眼中有景,心中有情,有内容可写。
本节课个人认为比较满意的地方是思路比较清晰,由引一扶一放一创,在观察中渗透方法的指导;学生乐意表达,发言的积极性很高,不管是对景物的描述,还是作为点评,能够围绕习作要求的三点进行,回答,出乎我的意料;时间安排节奏还算合理。
本节课虽然注重写作方法的指导,但课堂上引导学生发言时,方法指导仍然欠缺,课堂上学生发言的层次感体现不够,我认为这是本节课最大的遗憾。
课堂中虽然留下了许多遗憾的地方,但从这次作文教学及课堂操作的过程中,我经历和感受了这个过程,对我来说就是一次难得的历练和成长!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我会从反思中不断提升自我,完善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