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7.7.4顺雅读后感《传习录》

问题来自徐爱,围绕“亲民”与“新民”而论

《大学》开篇即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此之谓《大学》三纲也。古文做“亲民”,程朱则理解为“新民”。

王阳明引经据典来说明,“亲”应做“亲”理解,而非“新”。

如“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

孟子“亲亲仁民”

都是亲近,爱人的意思

《尚书尧典》“亲九族”—“平章”“协和”,就是“亲”的意思,帝尧发扬大德,使家族和睦,齐家,治国,平天下。

孔子“修己以安百姓”也是“亲民”,通过自身的修身,才能明明德,才能使百姓安。

王阳明更加强调明德的重要性,即修身,通过自身,兼具教养的意思,通过自身的改变去影响老百姓,而“新”则有新旧对比之意,重在教,改变。

孔子的思路是先庶民,再富民,最后才是教民。儒家强调身教与不言之教,不合理的教民,更是害民。因此阳明理解为“亲”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