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一个人丢脸嘛?

好久不见,我是你们的承欢、欢欢子~

最近看到了一句话心里很是澎湃。

高中不合群,高考考上了省重点大学。大学不合群,利用空闲时间轻松月入过万。工作不合群,拒绝同事聚餐加入考研大队并成功上岸。”

承欢不是想要鼓励大家不合群,而是相比于合群我们一定要更加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我们不是神仙,一辈子活着不可能无欲无求。

有些欢乐只是短暂的,茶余饭后的谈资并没有什么价值。

而持久的快乐绝对是不断奔跑的努力换来的囊中之物。

01

我很喜欢《奇葩说》里臧鸿飞说过的一句话“:我们在短暂的人生都走自己的路,不是说我去抱团,而是说我要走在这条路上,回头,噢!你也走在这条路上。”

越长大越会发现许多友谊都是可遇不可求。

人脉需要自己本身有价值,而友情也需要日复一日的培养。

大学时期,我们寝室八人要有七人整日都呆在宿舍。刚开始我还幸庆的为找到志同道合的室友而开心,可过了几日我就发现了事实并非如此。

我们躺在各自的床上无所事事,从喜欢的idol聊到发色、口红色号。

可是时间一长,我就发现在这种情况下自己列下的计划几乎没有一项是被画上对勾的。那时候的我突然就觉得外在的充实远远比不上内心的充盈重要。

为了完成自己亲手记下的大学四年计划,我几乎没日没夜的折腾。

拽着室友走了五条街找工作,那年我才大一,班级人都认不全的情况下,导员竟然知道有个小姑娘拐走了同班同学。

还是再一次机缘巧合下和闺蜜路过一家小店才找到了现如今的工作,而这份看似简单的工作却让我懂得了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和人情世故。

从那之后在每次室友们酣睡之际我都会蹑手蹑脚的起床,化好妆背上行囊坐长达近乎2个小时的线车到达店里。

习惯了八个小时的工期,下班插上耳机看着窗外云里雾里的那一刻我才真的觉的这是生活。

02

我一直都觉得决定命运的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一个天大的机会,而是每一分钟你做的一个微小的选择。

就像鲍勃.迪伦所言“:人们很少做她们相信是对的事情,她们做比较方便的事情,然后后悔。”

我不想再未来某一天想起自己曾经的碌碌无为而追悔莫及。

大学期间我做过最多的事情就是离开宿舍,去往新的地方。我始终不愿意局限在一个地方,想趁年轻多见见外面的世界。

想当一次群演,体验不同的人生、想做一次模特游走在各个城市。想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站在办公楼下俯视熙熙攘攘的人群。我想的还有很多,毕竟我正值年轻,人生还有无限可能。

都说是一群人的初中,几个人的高中,一个人的大学。我想在我身上体现的再不为过。

2019年下半年我注册了【南栀承欢的小屋子】实现了自己的文字梦。

聚集当代年轻人的所有感观。

其实在这之前我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写手,写过几块的文章,也拿到过几十的稿费,但每次看着自己写的文章被发布在各大平台内心却是不可言说的喜悦。

也是那个时候知道生活中的80%烦恼都可以从书中得到答案。

相比于初高中,我更喜欢大学。在大学人来人往的人群里,很少有人能看出你的不同,你经历的生活多数人都在经历着。

所以吃饭时时常回头总能看到几个人带着耳机独自吃饭,可他们眼睛里的坚定比任何人都强烈。

我很庆幸在自己20岁刚出头的年纪就知道自己所求,能抑制住猛烈的欢喜自然也有偶尔的惊喜来临。

时间还长,山高水远我们更高处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