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镇楼。
说起齐宣王,估计最出名的还是他找了个丑女做王后的故事,其次估计是滥竽充数这个成语,其实历史上著名的学术研究机构“稷下学宫”就是他主办并全资赞助的,而且宣王也曾经做过惊天动地的事情。
齐王令章子将五都之兵,因北地之众以伐燕。燕士卒不战,城门不闭。齐人取子之,醢之,遂杀燕王哙。
上文说到燕国由于子之篡位而大乱,于是乎齐宣王借机占领了燕国。
齐王问孟子曰:“或谓寡人勿取燕,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由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而且完全是战国版的“闪电战”,仅仅用了50天就占领了一个万乘之国——燕国,考虑到古代的军事技术条件,这比后来希特勒闪击波兰还要牛很多。本来只是想来碗汤,结果把整锅肉都端来了,齐宣王自己也有些蒙,难道自己是主角光环加身啦?他把这认作是上天所恩赐,但心里又有点不太真实的感觉。于是就此咨询了“稷下学宫”国际知名学者孟子,孟子是主张“民贵君轻”的,因此他对齐王说,如果占领了燕国而燕国老百姓很高兴,那我们就占领,周武王灭商就是个例子,如果老百姓不高兴,那我们就不要占领了,周文王在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情况下仍向商称臣就是例子。灭国之战,而老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原因很简单啊,趋利避害,如果生存环境比原来更差,那只有逃跑一条路了。
孟老夫子是启发式的教学,说的比较含蓄,同时还给了齐王一个台阶,如果你做不了武王,其实文王更伟大。但是老夫子没有找到齐王的痛点,这一段咨询建议有些“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做到“以客户为中心”,老夫子又把建议说的有些含蓄,齐王没有听懂,况且,老夫子的一贯主张都是“民贵君轻”,齐王可能会觉得老夫子不是实心实意在为自己着想。因此,齐王并没有太把这当回事。
诸侯将谋救燕。齐王谓孟子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徯我后,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齐王不听。已而燕人叛。
后来的形势开始朝着不利于齐国的方向发展,在齐国占领燕国后,其他诸侯国看不下去了,准备一起对付齐国,原因估计是齐国在占领燕国后有违日内瓦公约和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大量屠杀放下武器的士兵和手无寸铁的平民,并严重怀疑存在种族灭绝行为。齐王再次咨询孟子,孟子这次的建议直白很多,直接指出了齐国在占领燕国后的暴虐行径,并建议立即退出燕国。
然而,送到嘴边的肉,不吃很难,何况是让齐王把吃到嘴里的肉再吐出来呢。齐王并没有听从孟子的建议。不久,燕国民众果然开始大规模反叛齐国。
齐王曰:“吾甚惭于孟子。”
齐王大呼后悔,觉得自己对不住那笔咨询费。
一次本来可以改变整个战国历史进程的机会,在送到齐宣王手里后,就这样被他生生浪费了。悲情度估计直逼当年的巴乔。
其实在此次子之事件中,齐国对太子平是表达过支持态度的,这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由此可见齐国对燕国事件是有过准备的,并且还利用了自身力量去推动事态的发展,唯一欠缺的应该是没有一个整体的规划预案,没有对事态发展做出分析预测并准备不同的应对方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齐国缺少的是一个智囊团、智库为齐国的发展制定规划,为事件的不同发展或突发事件设定应对方案,“稷下学宫”的设立,如果能善加引导应是一个不错的机构,然而从后来看却成了一个菜市场。孟老夫子也没有起到一个合格顾问的作用,一直觉得此时的儒家,理论宣传很强,但缺少实际可操作性,如同在野党只是不停的抨击现实,要说拿出符合当时现实情况和君主要求的施政措施来,罕有,就是打嘴泡。一直很欣赏范雎的“远交近攻”,简洁明了,又具有可操作性,为秦国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如果说商鞅变法是给秦国配了辆豪车,那范雎就是给这辆车配备了GPS。
从规划的角度讲,“计划经济”对国家而言有其必要和可取之处,纯粹的鼓吹自由市场经济,除了别有用心者,剩下的估计都是些纯理论派,无视实际情况者吧。
一个国家啊、一个企业需要规划,同样的,个人也需要对自己的人生和工作做个规划,有清晰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者,从努马周围的朋友看,其发展轨迹较其他基础条件类似者要强许多。
规划需要坚持,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而且必须随着你个人的发展、阅历的增长和价值观的改变而进行修正的。我们都是普通人,没有前后眼,做不到后知500年,每个规划都是受限于你目前的条件、阅历经验、自身愿望和预测能力的,朝三暮四不可取,但是如尾生一般不知变通也不可取。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规划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