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2日 焦点网络初级七期坚持分享第9天
经常有同学问:
老师,你看我每天都在做题,
时间也安排的满满当当的,
我做了这么多题,
可为什么考试的时候
我的成绩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好呢?
为什么比我题目做的少的那些同学
分数还比我高呢?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大家有没有反过来想,
一天除去睡眠时间,
除去吃饭的时间,路上的时间,
很多人都在学习,做的题目也不少,
数学、语文、英语、理综、文综都在做,
看上去每时每刻你都在学。
可为什么分数没上来,这是很多同学的问题。
今天这样学就为大家剖析一下原因。
同时,帮助大家找到方法去破解这个问题。
人与人之间有差距这是实话,
这也恰恰是印证了,同样是一道题,
不同人去做,收获是不一样的。
这里面固然有基础的问题,
但是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当中,
反馈和整理的过程都不同。
首先,我们看一看,
很多同学每天都给自己安排的非常满,
很多同学都说老师我的安排行不行,
写出来一天满满当当。
其实当你把一天规划到每一分每一秒
这么仔细的时候你会发现看上去有效率,
但是无形中的压力也是非常大的,
那我特别希望的是大家在做事的时候,
这一天有很多是没法安排的,
当你能安排的时候,
你一定要记住时间安排是要有结果的,
你是在为结果而学习,
不是为了学习,也不是为了数量。
一直都在学,那你学的结果怎么样呢?
你做了十道数学题,
十道数学题的结果是怎样呢?
这是我关注的也是你要关注的,
所以每天安排很多题目一定有效果吗?
未必,甚至很有可能没有效果,
是因为你可能追逐的是把这些时间利用起来,
把这些题目做对来。
但问题是题目不是做对做完,而是掌握,
以掌握为目的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
以有目的时间安排为目标来做才是真正的目标。
你怎么做呢?如果你做了两道题,
你如果做了一个小时的数学,
当你学完这一个小时的时候,
你能不能告诉自己这一个小时学到了什么,
解决了哪些问题,有没有进步。
这是关键的。
我们说
你做的题量跟你考试的分数有一定关系,
但不是说你无时无刻的学习就一定能得高分。
因为考试是有范围的,
但你考试把试卷上的题目做对,
是不是分数就高了?
这个分数高了是不是就让你觉得成绩好了呢?
既然一份试卷题目是有限的,
考的范围也是有限的,
你复习的时候根据考试的范围去重点复习,
是不是就有针对性了呢?
你每天做题,做的题目是什么题目,
是重复的题目还是不同的题目,
是不是很重要的知识点,
是不是高考必考的题型。
时间安排的紧,用的时间长,
做的题目多未必能得到高分。
不要用做题的时间和数量约束自己,
而是要用重点题型、知识点为数量,
然后真正的会做,就是自己看明白后
能够快速完整的写出来为目的,
就是精做题目。当你这样做了,
我想你时间利用率就能高起来。
所以,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就是有些人在学的时候是真正掌握了,
而一些同学是没有掌握,
只是流于表面形式,看似做了题。
一个题目仅仅是做完了,
也没有去思考这道题考点是什么,
从哪些方面分析比较好,
可能出错的地方在哪里?
标准的步骤是什么样的?
自己能不能这样深刻的去剖析,
把它思考的很清晰。
这是我们要重点去注意的地方。
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
我们都要切中要害。
要想看到进步,
是通过自己对于知识点学习的心里的感觉,
或者是学习后面知识点轻松了,
这就说明自己有进步了。
切中要害的就是我们不能一直在学和做,
而是一直学出结果一直做出结果。
这样才有进步。
每天跑,可是你不知道目标,
你没有方向,如果沿着地球跑圈,
跑了足够长的时间你可能回到原点,
那你的变化是什么。
所以,当你不知道方向是什么的时候
你往哪跑都不会进步。
目标明确是最为关键的,
所以我们在关键阶段的安排
不是你把每一天的时间排的很满。
学什么只是方向,
沿着一个方向走到哪是不是目标和阶段呢?
学一个小时要掌握什么是你得非常清楚的事,
所以以目的和目标为导向进行安排。
每个时间段你要清晰的知道自己要学会什么,
学懂什么,达到什么程度,
这样的安排才是比较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