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是一本由叶圣陶和夏丏尊合写的一本关于读和写的书。鉴于20世纪30年代的国文教学存在问题,两位先生撰写此书来与青年读者谈谈这些问题。两位先生都有着多年的教书经验且不失为好老师,所写皆是适合中学师生阅读的。但是放到今天来讲,这本书不仅可以作为中学师生的读物,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它也是适合阅读的。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作文是应付实际需要的一件事情,犹如读书、学算一样。”在现实中我们在很多地方都需要进行写作。在一些场合的进行演讲的演讲稿需要写作;写年终总结的时候需要写作;大学里某些科目的期末考核就是写一篇论文;在抒发自己情感时也需要写作。写作确确实实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它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本书所讲授的知识关于读与写,其中的读或许不是每个人都需要,但写作的知识是真切需要的。这么说来,这本书是适合大多数人读的书。在阅读之后会对自己的写作有更清楚的认知。
《文心》共有32章,每一章讲的是不同的知识。内容包括题目与内容的关系、文章的组织、文章的基本要求、素材的摄取、鉴赏的方式、小说与叙事文的区别……它并没有说一些特别深奥的知识,全都是在日常中可以用到的。题目与内容让我明白应该根据内容来确定题目;小说与叙事文的区别的知识对小说创作有引导作用。《文心》区别于一般的工具书,它不是死板板地告诉读者这些知识,而是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老师同学之间的讲授和交流来告诉读者的,同时书中对每个知识都有举例子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其中时代背景,学生们的不同命运亦有描写。就好像是在观看一场戏剧表演,通过表演者所说的话来了解故事。其中内容之多,无法一一诉说。于是选两个方面来和大家共同探讨。
第一块内容是“触发”。“所谓触发,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事。”就我自身来说,我曾学过一段时间的素描,素描的第一步是定位,即把每个物品需要的位置给确定下来。于此我想到了人也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定位。素描中的定位是为了使画面更加准确,人的定位是为了能对自己有更清楚的认知。这样不至于到妄自菲薄或妄自尊大的境地,对于未来也能有更好的规划。无论是通过阅读有所感悟,还是看到自然景物有所触动想到一些人或事,都是触发。触发是对于写作来讲是必要的。没有触发,文章情感的表达似乎不够强烈;没有触发,便没有自己所拥有的东西。就像读一本书,在读得懂的情况下没有自己的所得即没有触发,书本上的内容是属于作者的,那读一本书也就是消磨时间。就像解题,看答案只是看会了,并没有真正懂得。触发是需要用心去感受的。用心去感受周边的事物,去感受这大千世界的奇妙;在文学的世界里借“触发”之舟去畅游。每当有所感有所得便记录下来,这便可成为日后写作的素材。
第二个想讲的是习作创作与应用。拿绘画来举例,如果是美术艺考生,他们前期需要经过大量的绘画练习,这就叫做习作。艺考时进行绘画叫做应用。真正到创作的地步的绘画者就应该称之为画家了。写文章也是一样的。在这里我们着重谈论习作。习作是创作的基础,是每个作家都必须要经历的过程。就拿高考来说,在高考前,每月月考需要写一篇,平时老师还会布置题目进行练习,这样的练习需要经历三年。习作的过程也是积累的过程,肚子里没有墨水是不可能写得出好文章。因此想要进行创作需要有一定的功底。由创作所表达的思想是要建立在文字之上的,有好的文字才能更好地让读者明白创作者传达的意思。关于习作的练习,可以搜罗每年各地的语文高考卷来写,一些省份的作文题目还是很有意思的;亦或可以阅读书籍,从中摘出一个角度来写。例如《过于喧嚣的孤独》的主旋律是热爱,如果是你,你会怎样来表现热爱?当有了一定的习作基础和素材积累,便可经行创作。书中说:“创作是无程限的,所需要的习作根底也是无程限,习作的根底越深越好,越是向从事创作的人越应该重视习作。”摘录至此,望与诸君共勉。
如果我能早些遇到这本书,能在中学时期就按其中所说去学习,或许在写作文时就不会那么痛苦了。其中的一些知识在中学时期,老师是教过的。对于老师教过的内容也不过是老师通过不断重复使我们记住,而书中所讲通俗易懂。此书可以给我们建立一个知识的体系,使读和写的知识更加完备,比起碎片化的教学要好得多。
这是一本适合大多数人阅读的书。如果打算开始学习写作,那就更需要看这本书了。如果只是看是没有多大用处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更重要的存在。没有练习,是很难进步的。学习的本质是运用,这一点《文心》中也有提到。无论是从学习还是单纯阅读的角度来说,这都是一本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