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父母都这样做

01公平考核

有这样一副漫画,里面有一棵大树,树下一只鸟,一只海豚,一头大象,一只猴子,一条鱼和一只狼狗,他们排成一排,整齐有序,做仔细聆听状。他们面前是一位考试官,秃顶,尖尖的大鼻子,坐在椅子上,手肘扶着桌子,十指相对,非常严肃地说:“为了公平的考核,各位都要参加同样的考试。现在请各位爬上这棵树。”

让一条鱼去爬树,不知鱼绝不绝望,反正大象是绝望了。大象说为什么不比谁的鼻子长呢?鱼听了便说道,为什么不比谁在水里游的得快呢?鸟说为什么不比谁飞得高呢?……

这就是教育界目前的现实。面对这种情况,孩子自身无力解决,父母是关键的助推力。

02 补短抑长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数学不好,于是,找老师补数学,英语不好补英语。

有这样一则故事。小兔子被送进了动物学校,它最喜欢的是跑步课,并且总是得第一,最不喜欢的是游泳课,一上游泳课就非常痛苦,但兔子爸爸妈妈要求小兔子什么都学,不允许偏科。看见小兔子每天上学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妈妈问它是不是因为游泳太差而烦恼,小兔子点点头,希望得到妈妈的帮助。妈妈说,这样吧,你的跑步是强项而游泳是弱项,你以后就不用上跑步课了,可以专心练习游泳。

结果可想而知,小兔子什么也没有学好。

03扬长避短

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种优势智能,如果能及早发现它,并创造条件发展它,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在某一领域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

马克·吐温作为职业作家和演说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可谓名扬四海。他看见出版商因为发行他的作品赚了大钱,心里很不服气,也想发这笔财,于是他开办了一家出版公司,投资开发打字机,最后赔掉了5万美元,一无所获,而且以出版公司破产倒闭而告终,本人也陷入了债务危机。

于是他意识到自己没有商业才能,断了经商的念头,开始全球巡回演说,靠写作和演讲还清了债务。

那么父母如何才能发现孩子的长处呢? 唐纳德-克里夫顿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方法:当孩子看到别人在做某件事时,他心里会有一种痒痒的召唤感――“我也想做这件事”;当孩子完成一件事时,他会有一种满足感或欣慰感;当孩子在做某件事很少需要别人指点,甚至无师自通;当孩子做某类事情时,不是一步一步去做,而是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符合以上任一条件,那么孩子就有可能在这件事上具有特长。那么这些事情父母是要大力鼓励孩子并培养孩子去做。

04 取长补短

在古代,有一个少侠,手持一柄三尺长剑、身着白衣,可以说剑术精湛且风度翩翩。他特别自信,因为一直以来比武中从未输过,所以有着一种孤傲的寂寞,但在一次的比武中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

对方来的是一位其貌不扬的老者,手持一把一尺短剑,要与少侠过招。少侠不屑,十招之内让你败比。然而真正过招时,十招之内少侠被老者缴获长剑,狼狈不堪。少侠羞愧难当,三尺长剑不如一尺短剑欲自刎,老者拦下,告诉其一个道理:长短在方寸之间,功夫需岁月磨练!

扬长避短不如取长补短。

作为父母,最忌讳,头痛医头,脚痛治脚,补短抑长。要具备一定的格局,看到孩子的长板和短板,能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很好,最好是扬长补短,最终以长处取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