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分工理论,其分工管理的思想,对于制造业领域的生产效率提升,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时至今日,分工理论仍然是我们企业管理、推动生产率提升的指导思想;
但是我们也看到,随着岗位分工越来越精细,职能越来越精确后,企业发现,用工数量在不断提升,岗位越设越多,岗位的人员空缺与岗位的人浮于事同时并存,更要命的是,人均产出也在不断降低;那么,我们不仅要问了:“企业团队的分工真的需要如此精细吗?”;
我们先抛开企业管理,来看看作为世界上第一大运动的足球,同时也是一个最具代表性的团队运动,其战术打法的变化,给我们展示的团队分工的变化;
说足球战术,首先肯定要说阵型,我们经常会说到如下的几种阵型打法,比如
4:3:3的阵型:一种比较强调进攻型的战术打法;
4:4:2的阵型:一种强调平行站位的战术打法;
4:5:1的阵型:一种强调中场控制的战术打法;
在以往,我们强调站位,强调场上11个人,要把守好自己的区域,每个人作为阵型中一个重要棋子,必须控制管理好自己的区域;
但是今天,虽然我们依然会讲阵型,但更多的时候,我们会强调阵型的变化,比如防守时按照4:5:1,而进攻时,两个边卫上前助攻,就变成了4:3:3的阵型;
不仅这样,我们还开始强调轮转换位,两个边卫可能突然左右互换,前腰和中锋的位置也经常互换,而不再是一味的强调站位,同时强调:保持一个动态整体的队形,全攻或者全守的整体性,比一个纯粹的战术队型更重要。
这个时候,你会看到,在团队的分工中,中锋可能不仅仅起到冲锋陷阵的作用,而在与前腰和边卫的串联中,增加了很多桥头堡的作用,为他们的后插上以及射门制造了很多机会;边卫和前腰之间的各自在团队中作用也都在发生着变化;
所以,如果我们还用一个传统的阵型来判断每个人的位置,你会发现,他们的位置开始模糊了,他们的分工似乎也不再那么明确了,相反他们之间多了很多的换位,协作,阵型和打法也在不断地根据对手的情况的进行着调整和变化;
回到企业的团队上面,对于从事制造业的企业来说,明确的分工、清晰的流程和规范化操作,依然是企业效率的生命线; 但是对于很多非制造型企业,特别是很多的知识型企业,从事高科技的开发和创新型的企业来说,我们的团队,不能简单的再去追求分工了,更不是分工越细,越明确就好,相反,我们需要更多的协作,需要适当的模糊岗位分工的区隔,用一个比较流行的话来说,我们需要构建团队管理中岗位分工的灰度;
学过移动通信的都知道,要确保手机通信在两个小区之间顺畅切换,必须确保两个小区有一定的重叠覆盖,只有有了这个重叠覆盖区,才能有效的保障手机通信不间断,实现顺利的接续;
同样的,对于团队合作中的各个个体来说,岗位间应该有一定的协作的重叠区,这个重叠区表现为,每个岗位能一定程度上完成上、下游岗位的部分工作,从而实现自己岗位工作和上游的顺利承接,以及有效传递给下游岗位;
只有当我们的岗位工作,和上下游岗位有了一定的重叠职能,才能真正的在团队中实现有效的协作;否则,总有一些岗位之间的空隙是似乎谁都管不到,也从而带来了沟通和协作上的障碍,并可能导致最终的团队目标的失败;
当年雷曼兄弟宣告破产后,德国的复兴信贷银行在收到消息后,仍然汇去了3.5亿欧元,在这起事件中, 每个岗位的人员都宣称自己做到了该做的,谁都没有问题,但结果却是如此的糟糕;
因此,在我们今天的企业团队建设中,我们不应该再过分强调岗位的分工,职能的区隔和精细化,相反,在面对飞速发展的外部环境,面对不确定性的外部竞争,我们更应该强调岗位分工的灰度,强调岗位职能的一定程度的重叠和适度的轮换,也许这也是未来自组织团队的一个显著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