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日记记录《绘制创业地图》课程的由来,也说到了课程的最终的定位——3分钟打动投资人的商业能力。这并不是个噱头,而是真实存在的,而且不只是3分钟,是30秒,来自麦肯锡的30秒电梯理论。
麦肯锡曾经有一位顾问负责一个项目的咨询工作,因为在电梯里没有快速清晰的向突然遇到的客户董事长说明项目情况,导致最终丢掉了项目。于是,麦肯锡训练自己的顾问要在电梯上下的30秒里,充满吸引力的向客户介绍清楚项目的推进情况。这其实对创业者也是很有意义的,当我们所需要的资源出现时,我们能够快速的抓住机遇。
《创业思维模型》本身是我在做企业咨询的时候的一个思考工具,用以检查企业家在经营思考中的盲点。所以,课程最初只是在完整的商业逻辑上进行打磨,保证每一个商业元素的讲解都能准确,以帮助大家认识到企业经营的全貌,更多的在做认知的普及。对课程的定位是安全创业,避免踩坑,当时的slogan是:创业也安全,寻路陪你去探险。这很明显有着本位主义的感觉,就是我说我要陪你去探险,也没问别人愿不愿让我陪。哈哈!
随着课程的一次次落地,我开始注意到,大家对课程的反馈是非常好,但并不是惊喜。有的伙伴来复训了3次课程,才开始完整的掌握对于商业的思考方式。不够,还不够,安全不是创业者最强烈的需求。真正的创业者是做好了冒险的准备的,虽然可能因为经验和能力不足导致失败,但只要上路就没有退路,就要不断的寻找方法、找资源向前冲。
在经过10期的内容不断迭代之后,明确了帮助创业者拥有高效寻求资源的能力的价值定位,这其实也是每个创业者都迫切需要的,所以,"拥有3分钟打动投资人的商业能力"就此确定,全国第12期课程就有伙伴因为这句话而来。确定了价值定位并不是全部,如果口号和做的事不一致,客户会带着期待来,带着失望走。因此可以讲3天的课改成讲两天,就是要在众多的内容里有取舍,有焦点。从第11期开始,就加强了学员之间的互动,将课程里的练习转化成为项目的相互展示,现场就有好多位小伙伴达成了意向的合作,有的当场就成交,这就是3分钟打动投资人能力的第一步。
这次的12期,在这个基础上开始让大家更加实战的用自己现在的项目演练商业模式,效果更加明显。以前,对大家来说高深莫测的商业模式,我们把它拆解到一听就懂、一练就会。其实大家都被商业模式这个词吓到了,而且市场上还有很多忽悠人的培训把商业模式弄的神乎其神。当大家理解了商业模式就是各维度的价值重组,就开始放下了压力,当我们用还原法和渐进法来练习商业模式的思考(过两天分享这两个商业模式练习方法),大家很快就能找到商业模式的脉络。
最让我开心的是开传统工厂的朱总也搞明白并运用在新项目上了。当商业模式想清楚并讲清楚,3分钟打动投资人的能力就开始在创业者身上扎根。我们不再是有个创意、点子或产品,我们更是带着战略眼光来吸引各个维度的资源。
就此,《绘制创业地图》的课程从定位到价值主张再到内容实现终于完成。工作做完了吗?没有!接下来就是由学员学习的价值成果来打造招生闭环,这是课程的最后一步,却是寻路魔创商业模式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