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傍晚,下楼去拿快递,遇见了隔壁楼的爷爷奶奶,正要出门散步。
以前减肥锻炼的时候,在公园里遇见过几次。
奶奶唱歌相当好听,声音高亢洪亮,感情充沛饱满,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们被隔离在家一个多月,楼下天天传来悠扬的歌声,最初以为是广场舞大妈放的音乐,后来才知道原来是爷爷和奶奶在家对唱的,为此,还与家人惊叹半天。
我笑着打了招呼。
奶奶却说了一段,十分走心又让我感慨万千想哭的话:“孙女上高中了,不需要照顾了,就剩我们老两口,吃过饭,又不想看电视,哎!时间太长了!”
当时听了没什么感觉,走到大门口却一直在回味“时间太长了”这句话,心酸不已。
时间对空巢老人来说就是煎熬。
为了孩子劳累忙碌了半辈子,如今孩子们都大了,自己却落得如此孤单。
我想起了我的爸妈,他们俩人应该也是这样的情景吧。
我和弟弟在各自的城市忙碌,我了生活,为了孩子,一年不曾回去两三次。
再看看身边的孩子,刚记着小小的皱巴巴的一个,到现在已经如我一般高,转眼间也就要开始初中高中了。
当我们在唱着“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时候,老人们却在说着“时间太长了”。
这种时间相对论让人心酸。
我每次视频给妈妈,问她在家里干嘛,她总是一个答案:没事。
听到没事,我还是挺放心的,觉得闲着就好,不出力不费心,却从没考虑过,她们的内心需要什么?
换位思考,如果我到了六七岁的年纪,孩子不在身边,家里变得冷清,天天就俩老人大眼瞪小眼的,怕也是燃不起任何生活的热情来的。
于是,我问女儿,等你长大了,你愿意和爸妈住一起吗?
她瞅了我一眼:“不愿,天天管我,烦人!”
十二三岁的年纪,正是叛逆的时候,说话能将人呛死。
我忍着没喷出一口老血,气鼓鼓地坐在沙发上生闷气,忽然就想起,以前我好像也有这样怼过我的妈妈,不知当时妈妈是不是也与我一样的心境。
想着想着就笑了出来,几滴热泪盈出了眼眶。
真是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女儿看我哭了,软软地趴了过来,先是看我的眼睛,然后伸手帮我拭去眼泪,笑着道 :“妈妈,你不是说我是小孩,不跟我计较的吗?我就乱说的,如果你以后天天给我做好吃的,嘻嘻,我还是愿意跟你们住在一起的。”
女儿比我那时的表现好多了。
在我记忆中,从未这样与妈妈亲昵过,妈妈总是很忙,要忙着赚钱,要忙着下地干活,而我,从小学四五年纪开始,就要回家做饭,照顾弟弟,我们从未有过温情脉脉地在一起谈过话,或许这也是那时候最普遍的家庭相处方式。
我常想,未来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的?未来人与人的相处模式会是什么样子的?
会不会都变成智能人?不需要聊天,不需要情亲。
那么“时间不够用”和“时间太长了”将都不再是问题。
可是,这样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