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一个朋友给我讲过一个故事,
一棵树爱上了马路对面的另一个棵树,
我问她然后呢,她说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很久以后我才懂,不可能的事,开始就是结束。
“从今天起,你便是这书社的社长了。”说这话的人叫阜南,今年25岁的他已经在书法的领域取得了他这个年纪不算小的成就,在很久以前被选入了中国书法协会的会员。在现实的生活中如果一个家境条件并不算好的年轻小伙子,在同龄人还在肆意挥洒自己的荷尔蒙的时候,阜南已经靠自己的努力建房,买车,甚至创立了自己的书社。
其实,我们总是惊叹于电视剧,媒体报道中各种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而赢得自己想要的一切,那时候我们的身份是处于一个旁观者的身份,但现实的生活中我相信每一个普通人更多的是平庸,而不是不凡。所以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位高权重的父亲,没有可以肆意挥霍的金钱,你只是劳苦大众中普普通通的一只小蚂蚁,那么你想成功,你的付出,你的汗水和泪水就要比别人多几倍,几百倍,甚至是几万倍。
在25岁的时候阜南已经差不多把普通人想要的一切都拥抱在手了,在25岁之前阜南有一个男才女貌的女朋友。有句话说:上得厅堂下得厨房。阜南的女朋友就属于这种类型的,那么两个外在条件都不错的情侣,也彼此欢喜着,是什么让他们各安天涯呢?
其实,在我的认知里,我认为阜南是一个浪子,但他又不同于一般的浪子。不大的年纪就拥有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但他的心却好像从未真正停留下来。女朋友是和他相仿的年纪,我们都明白,女生20岁出头以后便会成为家里长辈的首要关注对象。“催婚”女生自己也觉得到了可以结婚找个人过平淡生活的年龄了,可是阜南却从未提起过此事,就好像与他全然无关。也许我们总是在错的年纪遇到对的人,对的年纪遇到错的人,在想安定下来的时候却没有可以结婚的对象。阜南和女生的爱情就这样无疾而终,女生很快相亲结婚,而阜南却依旧不慌不忙地逃离着生活。
而晓就这样出现在了阜南的生活中,刚大学毕业的阜南,师范专业的晓通过朋友的介绍来到了阜南的书社教小朋友书法,久而久之,两个人从熟悉到熟络再到一方倾心。是的,只有一方倾心,倾心的是晓。从未谈过恋爱的晓,遇到了努力,有才华甚至还风趣幽默的阜南很难不动心,就好像一直没谈恋爱的晓就是为了等待阜南的出现。
女生的矜持让晓从未把对阜南的喜欢表现出来,在旁观者的的角度看来,他们的关系就像是真正的兄妹,阜南也的确只是把晓当妹妹看待。
晓不求回报地留在书社,与其说她留在书社不如说她是想留在阜南身边,然而在晓也渐渐对这些的生活感到知足的时候,阜南告诉她,他要离开了,他想去北京历练历练,想去进修,想去一个新的地方。父母都还年轻健康可以自己照顾自己,所以他不担心,而让他唯一牵挂不下的就是他一手创立起来的书社,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回来,但是他不想就这样让自己努力的成果就这样丢弃,所以他想付托给晓,阜南说他相信晓可以帮他把书社留下来,哪怕不会越来越好只要书社的名号还在就好。晓在阜南的面前没有表现出一丝的不情愿,但却在被窝里哭了好几个小时,她不害怕一个人要撑死书社会有多艰难,但是她却为了阜南从来没有想过把她列入未来而痛哭流涕。
在阜南离行的前一天,母亲刚刚帮他收拾好行李,却出了意外,把年仅47岁的生命留在了自家的水塘里,阜南在一夜之间似乎苍老了许多,本来早就应该踏上北京土地的阜南的行程一下就延误了下来,晓又再一次为阜南哭成了泪人。她比谁都心疼阜南,从来都是让儿子放心在外拼搏的母亲,从来不愿意成为儿子的牵绊,这一次却在儿子远行的前一天永远的离开了最爱的儿子。阜南想放弃去北京进修的机会,想留在父亲身边尽孝,但倔强的父亲却生生的把自己的儿子推了出去,不愿意成为儿子的绊脚石。于是在还未满母亲忌日头七,而北京的进修课程早就开课的一天,阜南在离行前和晓说“以后你便是这书社的社长了”说的时候满脸显轻松愉快,但晓的心里却犹如压下了一块巨大的磐石。重的有些让她喘不过气来……
张爱玲说过:“见了他,她变的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的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晓不想成为阜南的拦路虎,她想解除他所有的后顾之忧,但晓更想和他说,如果我愿意带着我的一腔热血跟你走,你愿不愿意收我在身边?但最终直至他的背影一点一点消失在晓的视线里,晓也没鼓起勇气说出口。
就这样晓和他的书社留了下来,等待着,等待着不知道归期在何时的阜南。
“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那么个人。”
--张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