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种人生都可能有残缺,不必做太多比较.
每一种生活都有很多乐趣,不必做完全统一.
你是不是因为不想伤这个人,不想伤那个人而活的十分憋屈?
你是不是总是遭到意料之外的攻击?
你是不是想摆脱某种困境却无能为力?
......
你的一切不幸,肯能只是你的"内在小孩"精力旺盛却又太弱小.他没有别的事干,闲的只能玩一种叫"与人为善"的游戏.于是,你习惯将他人的一言一行都和自己的原则拉上关系.处处给人出善意的指正.同事,又想从中寻找认同感,如果没人给你想要的那种反馈,你就会觉得全世界都不理解你,你付出了那么多善意却只能收货痛苦.
你只会这一种活法.只有这样,你在人际交往的时候,内在小孩的旺盛精力才能有地方发泄.而你不明白这样做会把你拉入无尽的痛苦中.
这让我想起一个自己经常接触的家庭主妇来.不得不说,她确实是一位朴实而勤劳的妇女,有着中国女性的很多美德:贤,善,贞,慧.
她贤,因为她从来不怕辛劳,一力承担了照顾多病的婆婆,养育孩子的责任,从来没有因为生活的苦难而产生放弃之心.
她非常善良,无论谁找他帮忙,只要不是确实抽不开身,他都会答应,只要她能力许可,她就会付出.
她一生就跟了一个男人,以她的清秀端庄,身边总有优秀的男人如蝶围绕,但她硬是一生就守着一个男人,不离不弃,尽管他穷,他懒.
她实在是聪慧,只是看她做事,你就会发现她聪明的不得了.她受教育程度不高,却可以辅导孩子的初中作业;那些别人折腾了很久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她只要略做思考,便能立刻想出办法来.
她还写得一手好字,做的一手好饭,绣得一手好花,会做衣服,鞋子......还有很多女人干不了的活,她也都能干.
但你完全想不到,这个女人在家里,确实婆婆厌,丈夫憎,孩子不喜的角色.如果不和她生活在一起,真的难以想象,像这样一位优秀的女性,怎么会与幸福无缘,怎么会生活得那么委屈?
和她打过交道的人就会可拿到,她和<偷书贼>中那个收养五个孩子的女人一样,善良,但却有一种奇怪的能力--把自己认识的所有人都得得罪.可能是因为,她看什么事请都会强行搭上自己的处事原则,然后对本来很好地事情的评价就变成了"善意的指责".
比如,丈夫挣了点儿钱,满心欢喜的给她买一件衣服.却被她数落了半天,她倒不是先衣服不好看,而是觉得丈夫不该为她乱花钱,丈夫殷殷的爱的关怀,换来的确实责备,抱怨和挑剔.孩子考试得第一名向她报喜,他马上义正言辞提醒说,你不该骄傲,这次考了班里第一,那个XX考了全校第一.
这个可怜的刺头,就生活在自己的错位世界里.不断地辛苦付出,不断地向人表达她的善良,确不断的收到本不该有的打击.
直到现在,她依然不能理解为什么每个人都与她不同频.他觉得自己没有想去伤害谁,说的话也都没有问题.
这一点倒是真的,她的那些话,若是单纯的从内容上看,确实没有几句是有攻击性的,而问题就在于,在她的世界观里,似乎只要出发点是好的,别人就应该全然地接受她所表达的一切.如果真的因此上海了别人,他又觉得自己出发点是好的,不该被怪罪.她无法站在别人的立场去体验她加诸别人的伤害.很多时候,这种伤害仅仅就是因为她的善意带来了道德绑架或者她表达这种善意所带来的批评.
不知道是谁说过,沟通中情绪占70%,内容之占30%.我深以为然,"刺头"在很多时候之所以 让人感觉带刺,不是因为 他们的行为会造成多大的实质性伤害,而是因为引发那些行为的兴许透露出了严重的攻击倾向.就像励志大师马凳说过的那样,如果我们拿着一根骨头骂骂咧咧的叫狗过来吃,它一定会被吓走,如果我们温柔,友好的说"过来,我要弄死你",它却会跑过来.
时间唯一的真理是,你向世界释放了什么,世界便回报你什么.若你释放的是抱怨,得到的必然是指责;若你释放的批判,得到的必然是反驳;若你释放的是攻击,得到的必然是反击.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个同事,无论别人说什么,说什么,他都当成是别人的恶意攻击,然后又总是恶意攻击别人.我们常常要开会讨论策划案的问题,这位刺头同事容不下一丁点儿不同意见,而且 他也看不起别人辛苦做出的东西,在讨论别人的方案时,从来不是从市场可行性方面提问题,而是用"很烂,一般般,根本不行"等字眼简单粗暴的否定别人.只要被人与他的意见相左,他就觉得别人是有意打压自己.果真是应了一个真理,越是挑剔别人的人,越是害怕被别人挑剔.
我么必须懂得, 每一种人生都可能有残缺.,不必做太多比较;每一种生活方式都有乐趣,不必完全同意.
当一个人觉得全世界都在针对自己的时候,他最应该做的不是去抱怨别人,而是反思自己,想一下爱你个,是不是自己不能与这个世界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