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成长城的那一刻,失败就已开始

1、

昨天,在爱奇艺上看了张艺谋的《长城》,依然是大场面大制作,气势恢宏。但有一两个地方还是想小小吐槽一下,仅代表个人的喜好。

第一,不同兵种穿不同颜色的盔甲。这一点我看着有点变扭,暂且不说古代的工艺是否能够达到制造这些鲜艳颜色的盔甲的水平,就说在军营里看到这些五颜六色的盔甲,我就感觉头晕。太靓!

第二,穿蓝色盔甲的女兵们由城头蹦极下去击打怪兽。这种战法是什么鬼?这就好比王者荣耀中的后裔对决亚瑟,明明可以“放风筝”,可后裔偏要冲上去近距离点射……这不是大写的一个“送”字吗?在城头明明吃不到你,还偏偏喂到嘴边?浇油放火烧,用炸药炸等这些几乎零伤亡的战法为什么不用?

2、

最近在看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简史》,刚好看到西欧崛起前夕的这一段历史。

近代以前,欧亚大陆的中心一直都在中东,而古中国由于地处欧亚大陆的最东端,很少受到外族的侵扰,得以长期稳定的发展。我们的祖先们运用他们非凡的才智,取得了很多辉煌的成就,使古中国成为了富饶强盛的国度。而彼时的西欧,却一直是贫穷落后的区域。

正所谓物极必反,盛极必衰。西欧的崛起正是起步于长期的贫穷和默默无闻,而中国的衰弱也正是始于其长期的稳定和强盛。

不是说长期的稳定不好,但古中国是太过于稳定了,稳定到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中国的历朝历代都在做着换汤不换药的周而复始的更替,从未跳出封建制度的框架。的确,安稳的生活的确给我们的祖先带来了富饶和强盛,但是隐患却也很大,而且还埋的很深。

举个例子,儒家学说在中国的思想界统治了上千年之久。儒家思想有很多精华的成分的确是值得我们去推崇和学习的,但是历经上千年,它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而且儒家思想是崇古薄今的,那么这在思想层面上就给中国的知识分子带上了一个枷锁,严重地桎梏了开拓创新。这可谓是中国历经千年一直能稳定发展的根源,但也是近代中国遭到西方列强凌辱的原因之一。

其实,中国有能力先于西方列强(那时候还不是)在海上称霸。明朝郑和下西洋就是很好的证明。那时候郑和在印度洋可谓未遇敌手,强大的明朝海军其实已经称霸那片海域。可惜的是,皇帝一纸诏书停止了远航。这样就在印度洋留下了一个权利真空地带,等待着学到东方先进技术的西欧各国的征服。

这些先进的技术就包括火药、指南针,这两样东西都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但是中国的统治者们只是用它们来巩固自己的统治,从未想过这些东西可以用来征服世界。当然,那个时候的中国人从未想过要冲出“中华大地”,更谈何世界呢?然而,如饥似渴的西欧人得到这些技术后,却如获至宝,并学以致用,且发扬光大。数百年后,西欧各国用我们自己伟大的发明狠狠地揍了我们一顿。怎能不让人唏嘘!

3、

再看《长城》这部电影。

当野兽大军来袭时,由刘德华饰演的王军师就说:它们在进步。意思是野兽在进化,开始有战略思维了。然后,反观坚守长城的中国军队的作战方式,貌似没有多大的变化,对于野兽的进攻,已经有点力不从心了。紧接着就是由张涵予饰演的“殿帅”(最高统帅)的阵亡,这意味着这几十年的苦心经营已经算是失败的了。

我个人的见解:从长城筑起的那一刻,其实失败就已经开始了。无论是影片中的世界,还是真实的世界。坚固的长城起到的隔绝作用不仅仅是在地理上的,也阻碍了中国与外界的各种联系与交流。而且,长城一旦筑成就不太可能有很大的变化,再怎么折腾也只能是在长城里折腾,格局能有多大也是能够预见的。

我们的祖先正是由于北面的万里长城和东南沿海的海禁这两个“长城”把自己隔绝起来了。当西方世界正在经历滔天巨变的时候,我们中国却还沉浸在天朝大国的美梦之中,不思进取,夜郎自大。失败也就在所难免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时间长了,感情这回事渐行渐远,再多的好感也只是擦肩而过,可能没有真正去喜欢过一个人,没有真正撕心裂肺的爱过,...
    谢晓诺阅读 216评论 0 0
  • 看到家书这两个字,熟悉中又透着陌生感。小时候经常看到爸爸给他的兄妹长篇写信。转眼这么多年下来,特别是现代社会,科技...
    旖旎风光护你行阅读 806评论 1 0
  • 电影是两个女生与一个男生的故事。 很平静,但似乎看到了自己生活的影子,也会不住的感动。 七月是普通人的一生,上学,...
    吸烟的胖子阅读 27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