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是元代著名剧作家王实甫的代表作,也是一部优美动人的言情传奇小说。唐德宗时,洛阳才子张君瑞在普救寺偶遇故相国崔珏之女崔莺莺,两人一见钟情,在丫鬟红娘相助下,历尽悲欢离合,最终结为夫妻。
第四本 张君瑞梦莺莺杂剧
张生这边想着晚上莺莺小姐要来赴会,总是觉着时间过得太慢,这太阳怎么还不下去,晚上咋还不来,心急火燎的坐卧不安:
“昨夜红所遗之简,约小生今夜成就。这早晚初更尽也,不见来呵,小姐休说谎咱!人间良夜静复静,天上美人来不来。”
小姐那边也是豁出去了,怕再次出现误会,干脆和丫环红娘挑明了说晚上要去张生处赴会,而红娘也很懂事的收拾了被衾陪着小姐一起给送过去了。
“彩云何在,月明如月浸楼台。僧归禅室,鸦噪庭槐。风弄竹声,则道金(王佩)响;月移花影,疑是玉人来。意悬悬业眼,急攘攘情怀,身心一片,无处安排;则索呆答孩倚定门儿待。越越的表鸾信杳,黄犬音乖。”
人间良夜静又静,天上美人来不来?空荡荡的台阶上,霭霭的香烟,从佛殿中飘出,散布在秋天的夜空。
天空中一丝云彩也没有,月明如水,楼台殿阁好像都沉浸在月亮的光波之中。
“绣鞋儿刚半拆,柳腰儿够一搦,羞答答不肯把头抬,只将鸳枕捱。云鬟仿佛坠金钗,偏宜髻儿歪。 我将这钮扣儿松,把缕带儿解;兰麝散幽斋。不良会把人禁害,怎不肯回过脸儿来?
我这里软玉温香抱满怀。呀,阮肇到天台,春至人间花弄色。将柳腰款摆,花心轻拆,露滴牡丹开。 但蘸着些麻儿上来,鱼水得和谐,嫩蕊娇香蝶恣采。半推半就,又惊又爱,檀口温香腮。”
不多时室内便已春色一片,画面太美不忍再看。
好良缘,莫负美景风流卖,两人受尽了无限风波,今夜谐鱼水,成就了今宵欢爱,魂飞在九霄云外。直至过了四更,两人才分开,彼此都难舍难分。
“春意透酥胸,春色横眉黛,贱却人间玉帛。杏脸桃腮,乘着月色,娇滴滴琥显得红白。下香阶,懒步苍苔,动人处弓鞋凤头窄。”
初尝禁果的小姐和张生是干柴遇到了烈火,体会到新婚快乐后一发不可收拾,一到晚上莺莺就往张生那里过夜,终于这个秘密被奶娘发现了。
老夫人知道后恼羞成怒,要将丫环红娘一顿拷打恐吓,知道了事情全是红娘来回送信牵线,没料这个红娘也是个机灵鬼,把责任全推给老夫人,说这一切都是你让做的啊,你让小姐给张生开药方,我又不认识字,哪知道他们两个在商量怎么见面。
老夫人气得不行,可生米已做成了熟饭,但心里死活都是不甘,还需想个法子打发那个穷酸秀才走得远远的。于是就将莺莺小姐和张生叫到一起,先将女儿一顿臭训:
“莺莺,我怎生抬举你来,今日做这等的勾当;则是我的孽障,待怨谁的是!我待经官来,辱没了你父亲,这等不是俺相国人家的勾当。罢罢罢!谁似俺养女的不长进!”
后又对张生说道:“好秀才呵,岂不闻“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我待送你去官司里去来,恐辱没俺家谱。我如今将莺莺与你为妻,则是俺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媚,你明日便上朝取应去。我与你养着媳妇,得官呵,来见我;驳落呵,休来见我。”
张生明白这是老夫人还在设法拆散他们,但还是有一线生机,为了日后能和莺莺长久的在一起,张生也只有答应了老夫人的要求,去京城赶考。
城外十里长亭,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 但见: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十里长亭里已摆好了送别宴,可张生和莺莺两人:
“合欢未已,离愁相继。想着俺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我谂知这几日相思滋味,却原来此别离情更增十倍。”
喝了离别酒,莺莺作诗一首为君送行:
“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
而张珙也作诗一首以剖寸心:
“人生长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
说罢,二人泪如雨下,泪眼婆娑,娇啼哽咽。
真是:泪随流水急,愁逐野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