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感言一:
朋友看了我《父母的觉醒》读后感,说想跟我聊聊。朋友还没有孩子,她说“看了你的读后感,让我迫切地想马上就看看这本书,而不是留待以后”。在她看来,这种觉醒并不只限于和孩子的相处,同样还适用于和爱人及身边人的相处,要学会像接纳孩子一样无条件接纳身边人。她说“以前问你,你喜欢做什么事?你说不知道,你问我喜欢做什么,我也不知道,现在知道是因为我们的父母给我们的教育和模式就是我们怎么能有一份好工作,能生活的舒适一点,从来没问过我们想做什么喜欢做什么,所以我们自然不知道”。她说,“在你的读后感里,我可以看到我身边很多同样的问题,我需要好好去领悟和消化,这段时间通过和你的交流,我开始有力量有意识去控制自己的情绪了,当我告诉自己要冷静的时候,我就开始找方法解决眼前的问题了,最后发现也没那么糟”。
她还说,“为什么每次和你聊完,我觉得很有收获,却又觉得什么都不记得?我的复制能力是很强的!”我说,“我也是!”
突然有一点明白用心和用脑的区别,用心是随心的感受走,无需草稿,像无形的信号一般直达对方内心;用脑却是按照固有的程序和提纲,看似有形实则空洞无物,只能游走在他人的心门之外。意外的收获!
分享感言二:
这位同学是一个热爱学习的人,两个男孩的妈妈,小儿子也不敢看电影,有点胆小,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参加过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研修,也是一名儿童早期教育指导师,和她分享了我的读后感,她给我分享:
“现在的孩子都明显缺乏父亲的陪伴,胆小是孩子缺乏内心的力量,昨天我第一次看到孩子上台演讲比赛,我都高兴的想哭了,花费了四年的时间去学习,自己陪伴这几年,这个不是你看一两本书马上就可以解决的问题,父母的修炼是长期的,第一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学学会接纳孩子的情绪:不管他对也好错也好,那都是他自己,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做父母的就是急于纠正孩子:再就是孩子有天生的性格特点:每个孩子不一样,和别人妈妈一交流就没有那么焦虑了,原来每家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做父母真是一个长期学习的过程;有时你不看书不学习就忘了,我们的大脑是喜欢呆在舒适区的,有时你的本能就出来了,有的人一辈子生活没有任何改变,就是因为喜欢舒适,觉得我就是一个这样性格的人,其实是从小受原生家庭的影响,改变有点困难。刚有点意识,不持续学习,就又打回原型了:我自己也是这样,有时孩子发生什么事情,当时想一开口就是:你怎么又这样?现在我不断告诉自己,先倾听孩子说什么,我想想再回答。每次我都要告诉自己想想想想再说,怎么说会更好,这也是一个习得的过程:我们有一些话术,也有一些方法的卡片可以贴在墙上:时刻提醒自己,慢慢就会内化成自己的语言,比如孩子发生什么事情了,首先就问你感到很伤心或者看到你听到你怎么样,肯定孩子的当下状态:他才会觉得我是安全的,我是被接纳的,他才会慢慢敢发表自己的想法:我总是和孩子说不管你们做了错事或者对的事情,妈妈都是爱你们的,只是你自己感觉这件事情怎么样?强调孩子的感受,要他为自己进步骄傲,不是为了取悦别人:上面你说的那个孩子爸爸走了的事情,你陪伴孩子,抱着他哭都可以,也可以帮他把感受说出来,因为爸爸没有做到答应陪你的事情你很生气,你很喜欢和爸爸一起玩,很爱爸爸对吧?爸爸正是因为也很爱你,所以才要怎么样,爸爸确实错了,如果是妈妈是孩子也会很伤心的,同理心,你再揣摩一下,看如何说才能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我们不能要求家里人和自己一样改变,但是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改变别人是最难的,改变自己是简单的,当你把这种方法用到生活中,他们也会被受影响。”
“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人的内心都是柔软的,你的婆婆是渴望沟通的,但是她们没有沟通的能力,父母这一辈她们都缺乏沟通的能力,不知道从何说起,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她们是爱孩子胜过爱她们自己,对待他们也要像对待孩子一样,一件事他们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你只有了解她们是怎么想的,才能来表达自己的看法。甚至他们的看法和观点她们也不会说,刚开始的沟通只能从他们的表情来猜测,把你猜测他们的想法告诉她,慢慢的他们就会表达自己的看法,你首先肯定他们的这种看法是正常的,因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当你接纳了他们的看法,他们才会给你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尝试这么去做:我经常和我婆婆说,你认为我对孩子不能这么认真对吧?你认为我不能这样对待孩子?我把她想要说的话替她说出来,她会说是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我再来给她表达老师怎么说,现在这个社会的发展,我是想给你具体措施我看到好多孩子做错事被家长大声责骂,但是不告诉他正确的该怎么做,孩子还是茫然很多事发生了如果有人和你讨论怎么做会更好就会进步更快。
分享感言三:
事实也的确如此,子非鱼,焉知鱼所乐,人与事,虽然有专家的总结,但总结的基本是共性的部分,个性差异部分或许得自己去感悟,毕竟人是多么复杂的生物啊,又岂是一两句便能概之。老师指引的或许只是一扇门罢了,门内的风景是迥然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