耘心趣味讲写作四:角度开则文思来——让孩子有话可说

图片发自简书App


孩子写作的最大困难是无话可说,不知写啥。

无论面对多么熟悉的作文题,孩子在写作时依然感觉无话可说,不知说啥。

这里的根本问题在哪里?

在于角度未打开。

角度,就是思路

角度,就是思维

角度,就是写作的入手点

一旦角度打开,孩子便会有说不完的话。

下面我们透过一句古诗,来看看写作的角度,并如何打开写作的角度。

唐朝著名的年轻诗人王勃,其最著名的诗篇是《滕王阁序》,里面有一句最著名的诗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个句子人人都说好,可到底好在哪里呢?

首先好在角度。

是多角度写景。

这简单的14个字,体现了写景构图的丰富角度。

落霞与孤鹜

一为静,一为动,动静结合;

一为远,一为近,有远有近;

一为高,一为底,有高有底;

一为明,一为暗,明中有暗;

一为大,一为小,大小相合;

一为面,一为点,有点有面;

二者相融,又是齐飞,有相对的静,有相对的动;

一为无生命的飘动,一为有生命的灵动;

一为五彩的绚烂多姿,一为夕照下直线低飞的暗点。

就这一简单的意象组合,竟然有如此多角度的蕴含。所以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

这才是上半句,再看下半句:

秋水共长天:

秋水在地,长天在上,从下到上;

秋水为动,长天为静,动静结合;

秋水为狭,长天为广,空间无限;

秋水映天,天水一色,上下浑融;

再把上下两句合在一起:

孤鹜从秋水飞起

落霞在长天渐暗

上句整体为动,动中有静,下句整体为静,静中有动

上句整体为点,点中有面,下句整体为面,面中有点

上句整体为近,有远有近,下句整体为远,远近相融

上句整体为暗,暗中有明,下句整体为明,明暗相生

而两句中的“齐飞”“共色”,这两个有力的动词还能给人一种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更给人一种万里鹏程的豪壮情怀。

两句诗,整体构图,是立体的,是层次分明的,是动静结合的,是明暗相协的,是宁谧而富有生机的,是广阔而又雄浑的,是绚烂而又灵动的,是大气而又丰满的。让人赏心悦目,游目骋怀。

这就是这句诗著名的原因吧,多角度多层次的组合,它给人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

这只是一句诗,而孩子们呢,是要写500字,怎么办呢?

受此诗句的启发,那我们也多层次、多角度啊。

上下、高低、远近、动静、明暗,再不行那就前后、左右、里外、点面。

这才只是看,如果再加上耳鼻舌身各种感官呢?有视觉角度、听觉角度、味觉角度、嗅觉角度、触觉角度,那写作的内容可就收不住笔喽,还谈什么无话可说呢?

只是孩子的写作角度意识需要引导罢了。

当孩子一旦有了角度意识,就意味着有了最初始的思维逻辑,有了思维逻辑,就有了语言组织能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y“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赏析1 此句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素称千古绝唱。它那强大的艺术魅力究竟来自何...
    彭小艾阅读 11,787评论 8 9
  • 国庆回家,去菜市场买菜时,遇到了小学五年级的前桌。 在人潮拥挤的菜市场,同学骑着电动摩托骂骂咧咧地呼啸而过,溅起一...
    JUZIYUYU阅读 3,564评论 4 5
  • 咖啡和书的故事 甜点和花的故事 怎样呢? 在舌尖与指尖的 一点点间 在舌尖与鼻尖的 一舔舔间 有人弄丢了自己 于是...
    梦里秋蝉阅读 1,930评论 0 0
  • 我真的没有想惹你不高兴,我只是想为你做点事情。你说你家里有事,我真的没有想到我的决定,会让你不高兴,对不起,十二。...
    青之慷慨阅读 1,644评论 0 1
  • 人辛勤困苦地工作,所为何来?夙兴夜寐,胼手砥足,如果纯是为了温饱像蚂蚁蜜蜂一样,那又何贵乎做人? 全书我最喜欢的就...
    三和的秘密基地阅读 4,48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