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
13年前,高考完了之后是先预估成绩,紧接着马上就填报志愿,然后高考成绩才千呼万唤始出来,最后再等待录取结果,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悬念。
那一年的6月9日,赵宁蹬着他吱吱呀呀的自行车去接程珊珊,慢慢悠悠地滑行到学校领答案、估成绩。他们都觉得最煎熬的考试都已经挺过去了,接下来只需要顺其自然,所以一点也不着急。
赵宁当时估了610分,恰巧程珊珊也估了610分,俩人提交完估分后,领了《志愿报考指南》就出去吃冰沙了。一路上两人都在畅想着美好的大学生活,大人们百般禁忌的“谈恋爱”好像就近在咫尺了。
俩人是同班同学,也是前后桌。那个时候的高中不允许男女生坐同桌,所有小暧昧都只有背影和回眸。再加上沉重的考试压力,即便某某跟某某之间有些许情愫,最多也只是在考试完之后相约对个答案。
很多学生都在高考完之后像赵宁和程珊珊这样,才“斗胆”公然地一块儿压压马路吃吃冰,家长们此时也都更紧张报考,难免盯梢松一些。
最美好地高中生涯恰恰是在即将结束的最后的那几天里。
赵宁和程珊珊相约报考了北京的大学,虽然俩人成绩不算拔尖,但普通的一类本科还是绰绰有余。报好完学校,没几天便出了成绩,程珊珊考了607,比预估的成绩少了3分,而赵宁只考了580,比估分少了30,那年他俩所在省份的理科一类重点线是590。
最终程珊珊擦边儿入了心仪的大学,而赵宁不得已选择了复读。
那一年的夏天俩人天天打电话,赵宁确实很难过,程珊珊一直逗他说一年而已,很快就追回来了。那个时候的他们都觉得在人生这条漫长的道路上,一年的时间是可以通过努力补齐差距的。
但是后来的他们才慢慢发现,那一年就是咫尺天涯的开端,错过终究就是错过,再也追不回来。
(夏虫不可语冰)
就在赵宁把所有高考书籍再搬回学校的时候,程珊珊和父母一道去了首都。赵宁在熟悉的题海战术里奋勇杀敌,程珊珊在陌生光鲜的大学生活里逐渐适应。
开学第一个月程珊珊军训,与外界几乎断绝了联系,小姑娘刚开始每天晚上都会窝在被窝里偷偷想家,甚至想念自己一直想要逃离的高中生活。
回到学校后,程珊珊和赵宁开始经常通电话,大都在赵宁晚自习之后。俩人会聊聊这一天发生的事情,程珊珊在融入新的生活,每天都会发生很多故事,而赵宁永远只有今天又做了几份卷子,正确率多少云云。
程珊珊很想鼓励赵宁,就开通了一个博客,把大学的新鲜事以及温暖人心的鸡汤文字都记录在了博客里,然后把链接发给赵宁看。赵宁每个周末都会在有限的上网时间里认真点评程珊珊的博客。
又过不久,大学社团开始招新,每个社团都把自己宣扬地十分高端和严肃,起初大家都是怀着些许憧憬加入了社团,程珊珊也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加入了围棋社和红十字协会。社团的活动并不会占用太多课余时间,但慢慢地,当这些大一新生们的社交网络展开后,课余时间就会变得很忙碌了。
于是程珊珊更新博客的节奏缓慢了许多。
到了冬天的时候,程珊珊倒是和赵宁一样也进入了疯狂上自习的阶段,虽然她不是学霸,可也还是很重视考试成绩的。赵宁那边也是愈加紧张,因为过完年就要开始各种模拟考试,这一年他给自己的目标是只能成功。
在寒假期间里,俩人就相约吃了顿饭,赵宁便回了学校,开始最后小半年的冲刺。程珊珊开始像别的大学生那样学会了穿呢子大衣,烫了头发,还买了好几双高跟鞋。
第二年的夏天,赵宁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保守了许多,最终进入了一所排名靠前的理工类大学,只是那所学校在南方。在高中同学聚会的时候,很多人都相继有了男朋友或是女朋友,大家问程珊珊脱单了没有呀,程珊珊如实说有人追,但还没脱单。
赵宁一直沉默不语,一直到开学前夕,又要再次分别了,赵宁依然什么也没有说。
程珊珊在大二的时候就停更了博客,而赵宁的大学生活才刚刚开始。
(重逢)
程珊珊和赵宁再次重逢就是在13年后了,程珊珊刚好出差到赵宁生活的城市,然后共同的同学刚好组了饭局,就这么又遇上了。这个时候的大家都已为人父或人母,反倒无限缅怀起那些深恶痛绝的高中生活起来。
程珊珊和赵宁见面后很快熟络了起来,调笑对方当年的一些糗事,比那时相处起来还要自然顺畅。俩人褪去了青涩腼腆,聊娃也好,吐槽生活也好都落落大方。
谁也都不会提及当年怎么走着走着就散了,也许是赵宁自尊心太强,总想要补齐落下一年的差距,也许是程珊珊走得太快,来不及回头就进入下一个生活阶段。也许是时间的问题,也是距离的问题,总之俩人现在各有事业和家庭,都在自己的轨道里勇往直前。
恢复联系后,赵宁会请程珊珊推荐好看的电影,程珊珊会问赵宁一些行业专业术语,俩人都觉得现在相处不累,又都若即若离,就像当年那样,什么都不需要多说。
他们并不想打破这种平衡,更没有胆量去挑战禁忌,就像当年那样,其实压根就没真正开始过。
也许他们都知道,因为那一年是怎么也追不回来了,所幸都当天意。
万幸,还是好朋友。愿他们一直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