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面粑粑两面煎

读书群共读《苏东坡传》打卡文章(四)

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生活确实还是充满了辩证法。

比如说苏哥和陈太守玩得不合适,结果敌人故意把他安排到陈太守的崽那里,有点想借刀杀人的意思,没想到苏哥却与陈太守的崽成了朋友。瞅瞅,我们老陈家的人就是这么敞亮。

比如说皇帝那么想提拔苏哥,宰相却百般阻挠——而且还阻挠成了,这宰相真是不带爱相,但皇帝也够怂的。但苏哥倒因此成了图书馆的管理员,跟毛嗲嗲成了同事,而且因此让图书馆的另一个土著某暄还组了一个专门读《苏东坡传》的群。

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塞翁失马马不停蹄马到成功啥啥的嘛。

下面讲的这位王安石,我觉得也要辩证地翻过来翻过去地看,跟煎灰面粑粑一样,你不翻来翻去,就是一边蔑黑的一边还冒熟。

看得出堂兄对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是比较痛恨的,所以以前我们在教材里看到的冒煎熟的嘎白的王安石同学,到堂兄的书里面就煎得蔑黑的了(而且连带他这一党的所有人,全都连思想带人品都是蔑黑的了,这一段堂兄个人的参与感极强,评判极富现代色彩)。当然对我来说还是蛮涨芝士的,至少对老王(不是隔壁的那个)有了一个相对立体的观感了。我不懂政治,不懂历史,更不懂经济,老王的改革我是运不到味的,堂兄写得很细,我看得脑壳车车的转,因为了解这些需要一个比较系统的知识而我没有。除了看不懂老王的改革,堂兄详略安排我也始终吃不透精神,在相当长的篇幅里,苏哥几乎是隐身了,让我以为是在看《王安石传》。

老王的诗词我是很喜欢的,“北山输绿涨横陂”那诗,我一看就感觉到过那个地方,所以我是相信有前世,而且前世去过那里的,看得我只想故地重游了。还有“登临送目”那词,多浩大,都说诗如其人,苏哥确实如此。但老王的性格实在不像一个细数落花缓寻芳草之人。他的性格,如果按堂兄的描述来看,我觉得很像我爹,我相当不喜欢。

不过话又说回来,生活里的老王有一点像我,一是吃的方面,我们同学说我没长味蕾,吃啥都是味道好极了,剩了一周的现饭现菜,我一锅煮成猪潲样,照样吃得津津有味。所以在心不在焉的情况下,我吃完一碗鱼饵只怕也是有可能的。穿着方面,我也不修边幅,原因如下,第一,我觉得人的底版不好,穿啥也是浪费,长模特儿那样,披个麻袋都好看,长我这样,一身锦绣也是枉然,所以干脆躺平;第二,我比较信奉表壮不如里壮,腹有诗书气自华,包子好吃不在褶子上,所以拚命练内功,力争锈外却能慧中,弥补先天不足;第三,觉得穿衣搭配是一个好深的学问,无底洞似的钻研不到头,审美也是天赋,自己欠缺所以畏难。

总的说来,老王应该还算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物欲比较低,这绝对不能算是什么虚伪。我非常理解,我虽然没啥远大理想,但确实也是轻物质重精神的人。

看得出堂兄是个性情中人,但我觉得他可以不喜欢老王的理想,却不必连带他的人品甚至生活习惯都贬得一无是处,甚至连他的圈子全是小人。

灰面粑粑还是得两面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