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间失格》,对作者太宰治的一句话印象深刻: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现实中,这句话常出自女性之口。
她们对世界充满歉意,对工作充满歉意,对家庭充满歉意,不断讨好着他人。
几周前,阿娇发了条微博,喊话“老实人在何方,我已经年纪不小了。”
虽然秒删,但网友的评论依然不堪入目。
“艳照门”已过去近十年,当年的男主角,今年已当爹。阿娇却还留在过去的漩涡里,苦苦挣扎。
当年出事很久才等到道歉信,她没有愤怒,甚至为此开解:迟来的好过没有,对我来说至少是个安慰。
在综艺节目里,她也坦言:已经过了相信爱情的年纪,现在只想找个老实人嫁了。
没有安全感,害怕另一半拒绝自己,这些原因都让她在感情中甘愿伏低做小。却忘了,爱情从不是妥协来的。
国际风湿病杂志的一项研究报告称,低自尊的参与者患焦虑和抑郁的风险更高。
放弃自我的人,是没法好好生活的。
△
低自尊者的表现
低自尊的人,常会有这样的表现:
1、 无法接受赞美
不敢承认自己的能力,相信至今所获得的一切,多半靠运气。
被表扬时,第一反应不是感谢,而是自问:我凭什么获得夸奖,我值得这个表扬吗?
会产生负疚心理,认为自己不配得到这些称赞。自我贬损,然后自我否定。
曾看过这样一则新闻:何夕一直觉得自己被派往美国参加短期培训,是因为内部竞争激烈,部门经理为了制衡才让她这个中立者渔翁得利。
她到这个公司不到两年,虽勤奋努力,但自认没什么突出业绩。
所以得到名额时经理对她的那番夸奖,她的反应不是骄傲,而是惊慌失措,连连说“不是,不是,没有……”
另一个同去的人告诉她,公司对她的“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评价都很高,领导还曾在背后表扬过她。
从上学开始,她就是这样一个人,把考试成绩好归根于运气,说自己是考试型选手,即使是好友的表扬,她也不敢相信、不能接受。
Facebook首席运营官谢丽·桑德伯格得出这样的结论:很多人尤其是女人,当她们所取得的成绩被人称赞时,会感觉到那些称赞是骗取来的。她们常常感到自己不值得被认可,不配受到称赞,并心存负疚,就好像犯了什么错。
2、没有拒绝的能力
不敢说“不”。
心理边界不完善的人,对他人的要求无法按内心所想直接拒绝。
会焦虑,从此失去这个人。但这种想法,根本是不合理的。
《命中注定我爱你》里,女主角陈欣怡是一个“便利贴女孩”。
她觉得自己样貌平平,能力一般,不敢拒绝同事的无理要求。
因为帮同事做杂事,她经常加班到半夜。
以为是勤勉刻苦,但到了该升职加薪的时候,才发现完全没自己的份儿。
存在价值就如便利贴一般,立等可取,却也随时可丢。
心理著作《过犹不及》中明确提出,两性关系中,要给所有婚姻中的坏事设下界限,拒绝被对方虐待,向对方不合理的要求说不。
因为拒绝这个人的要求,不代表否定这个人。
其他关系中,也是一样的道理,没有边界,一味退让,“好人”总是受罪不讨好的。
3、认为自己不值得/不够好
对外貌的自卑是典型反应。
郑爽之前的极度不自信,让很多人惊讶。
这个清纯灵气的姑娘和张翰在一起后,甚至因自卑跑去整容。
有人说她难看,她回应:“我以为大家都喜欢我的颜,我努力保持,我计算每件食品的卡路里,每天都是被饿醒来,依然不被尊重,没有人理解我的付出。”
幸好后来她走了出来。
今年的新书签售会,一身T恤的她,素颜现身。
四年过去,她终于学会了取悦自己。
4、用自我贬损来获得生存余地,自黑是她们惯用的方法
怕被人说没钱,所以先说自己穷。
怕被人说身材不好,所以先说自己胖。
像阿娇一样,怕被人问及婚嫁,于是主动提起。
不是本性如此,而是有些话从自己嘴里说出来,好过他人说出口的难堪。
印度诗人泰戈尔《园丁集》第41篇形容得好:
我想对你说出我要说的最深的话语,我不敢,我怕你哂笑。
因此我嘲笑自己,把我的秘密在玩笑中打碎。
……
我粗暴地对待我的痛苦,因为我怕你会这样做。
5、按照他人的想法,来认识自我、界定自我
生活中一味付出,是一种极端的被动型人格。
上司有识人目光,肯定明白我的付出;我做了,家人一定会看见,会感谢。
美国心理学家莱斯·巴巴内尔指出,那些深信只有帮助别人,别人才会爱自己,只有所做事情符合别人期望,别人才能接纳自己的人,都患有“友善病”。
这种表现可以用四个字概括——极端无私。
30岁的李华5年前认识了大7岁的王某,不顾家人反对,和他结了婚。
婚后的丈夫,脾气并不好,还特别爱喝酒。
后来李华发现,只要自己常往家里拿钱,丈夫的态度就会好很多。
于是她开始想尽办法讨好丈夫,甚至走上骗财的道路。
为了让丈夫对自己有好脸色,她谎称自家舅舅是央行工作人员,能买到低价房,先后从亲戚朋友那儿骗得400多万,供丈夫挥霍。
被抓之后,她坚称丈夫并不知道她诈骗的事。
出事不久,丈夫就提出了离婚。
最终李华被判处无期徒刑,对她来说,这一生已经无法获得幸福。
△
低自尊性格的形成原因
1、童年创伤不可回避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性格,或许可以从过去找找原因。
网综《非正式会谈》在探讨到恋爱关系时。参加过汉语桥的贝乐泰说,在生活中自己是一个低自尊的人:“除了节目中为了效果会提到冠军什么的,生活中我很少会提到汉语桥,最多说自己参加过这个比赛。”
“记得当时我获得汉语桥冠军,爸爸就只是发了一条短信,妈妈是还愿意听我说一说,不过两天之后就不再提了。正是因他们从小的这种教育,让我对自己很没有自信。我会觉得别人夸我的话都是假的,说我不好的东西才是真的。”
女性心理更加敏感。书籍《向前一步》中讲:有能力的人因自我怀疑而苦恼,这种现象有它的学名——负担症候群。无论男女都容易出现这样的症状,但女性会更严重,也会更多地受其限制。
曾有读者留言:
小时候自己成绩好也听话。可慢慢长大后发现,自己什么都比不上别人。永远只能穿姐姐穿不下的衣服,初中只买过两次衣服,加起来不超过200块。慢慢的就产生了这样的念头“我只能过这样的生活,不配拥有更好的东西。”
美国临床心理学博士伊莲·艾伦也说,自我低估的其中一个因素是个人经历。如果你曾经有过挫败和遭受创伤的个人经历,很可能会极其强烈地想要固守那个被低估的自我。
“如果你认识从前的我,那你就会原谅现在的我。”
2、社会强化女性低自尊心理
社会中“嫁个好老公来回避社会竞争”、“女孩子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女人就该相夫教子”的说法,成为不少女性“自我实现的预言”。
“从传统观念的角度看,女人的自我价值主要还是体现在对家庭生活的经营和生儿育女方面,其次才是社会价值。”《婚姻保卫战》里的这段话,道出社会对女性的要求。
但变形的是,全职主妇应该言听计从,夫唱妇随。
某些鸡汤博主称:为了长久地占据优势地位,需要女性先把自身姿态放低,设温柔陷阱让对方踏入婚姻,之后再以无限付出得到对方的不忍。
美名其曰:女人靠征服男人征服世界。并且宣称,做一个好妻子、好母亲,是一个女人最大的本事,干嘛削尖脑袋跟男人争资源?
受这个观念影响的女性,坚信一个出发点:只有被人爱,才能爱自己。
△
如何克服低自尊
相信自己的才智,认为自己有权过上幸福的生活,这就是自尊的本质。
为了维护自尊,应该采取怎样的行动?
研究表明,取得良好自尊感的最好途径就是父母拥有健康的自尊感。
如果一个人生活在健康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尊重现实,言行一致,那么他们就比较容易朝理性、有益的方向发展。如果不能,也要自救。
具体操作可以参考纳撒尼尔·布兰登博士的《自尊的六大支柱》:
1、 有意识的生活
意识是生活的最高显现。
作者举了生活中“认识到但不改变”的例子:
“我知道给孩子的太少了,他们可能会恨我,但是……将来我可能会变的。”
“我知道入不敷出,但是……”
意识对人类来说是有自主性的。在尊重与逃避之间,需要做的是勇敢出击,直面而非逃避现实。另外保持思考,而不是一味接受社会给自身设立的条条框框。
2、自我接受
自我接受就是拒绝与自己对立。
“如果我觉得自己无法招人喜爱,那你对我的爱也无法填补,只会让你筋疲力尽。”
第一层:待人接物要为自己打算,这其实是一种自我肯定的行为,意味着“我选择尊重自己、重视自己、保护自己。”
第二层:不回避,也即尊重现实。承认自己错了,但是也尊重现实,不放大自身错误。
第三层是对自身存在的解释:“不管我有多少缺陷、不足,我毫无保留的、完全地接受自己。”
对个人价值的充分认识有利于推动仁慈心、宽容心的形成,而低自尊在某种程度上与不幸是紧密相连的。
3、自我负责
我要为想实现的目标负责,而不是让他人承担实现我愿望的责任。就像那句倒背如流的诗:我愿做与你并肩而立的橡树,而不是攀援的凌霄花。
为自己的幸福负责,错误的观念是:认为自己幸福与否应由他人爱我,我才会爱自己;只有别人照顾我了,我才能心满意足;只有别人替我拿主意了,我才会无忧无虑。
命运的剑该交于己手。要意识到如果我不采取行动,情况是不会好转的。
4、自我维护
作者曾做过一个实验,授课时问学生相信“我有权活下去”这句话吗?如果是,就面向其余同学,大声说出来。
其中有个女生面带微笑,用乞求的语气说出了这句话,如同恳请别人原谅她似的。当然,没人相信。
自我维护指尊重自我的需求,它的对立面是胆怯性的投降,将自我掩藏或扼杀。目的是为了取悦、抚慰或操纵别人,或简单地“归属”他人。
应该意识到,我的生命不属于别人,也不是为了实现他人的期望。特别是与我们最关心的人在一起,自我背弃的诱惑是巨大的。
5、有目的地生活
如果没有目的地生活,那自己就成了偶然机会的奴隶。那时,人就像浮在海上的瓶子,依靠外部力量才能推进。
有目的地生活,其中一点就是有效地生活。
我们要成为自己的主人,就要搞清楚自己所求所想是什么。成功的生活属于那些正在实践的人们。
记得有句台词说,翻过山之后才发现,山后面不过是另一座山。可这总比站在原地好太多。
令人获得自尊的,恰恰是正在进行的实践。
6、个人诚实
当我们的行为方式与自己的判断准则发生冲突时,我们心中就会有羞愧丢脸的感觉。
文中讲最大的一种自欺方式:只有我自己才知道自己是个骗子,只有我自己才知道我根本没打算信守诺言。这里延伸出:我的判断不重要,只有他人的判断才是有作用的。
另外需要注意,原罪的思想是反自尊的。要时刻对自己保持诚实。
举个例子:当深爱的人在事故中丧生,尽管我们知道这种想法不理智,但还是会对自己说:不管怎样,我都该阻止这件事发生的。
低自尊的人是这样的:“她聪明貌美,就像人们说的那样,拥有一切获得幸福的先决条件,什么都不缺,只缺一件东西:一点点自尊。”
希望正阅读此文的你,什么都不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