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到广州的第十个年头,十年前,我和当时的女朋友(现在孩子她妈)两个人坐了一晚上的硬座,赤手空拳来到广州,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广州,这个城市有一千多万人,没有一个我认识的人。我在广州火车站坐30路公交车,去单位报到,那天正好是周五,单位发点心,同事给了我一份,我心里暖了很久。
这十年,我们一步步的走下去,结婚、建立家庭,有了女儿,把老人接过来,房子不大,离单位两站路,离图书馆近,房子里面装满了我爱读的书,这种日子,我真的很知足。
从小到大,我都不是一个争强好胜、追求完美的人,上镇里唯一的小学、初中,离家最近的高中,大学也不是清北这样的顶尖名校,找工作时,我没有往北京上海去挤,我只面试了一家单位,我问,要加班吗?他们说不用。我觉得合适,就签了。我给自己设过底线,但从来不为自己制定超出个人能力的完美的目标。记得中学有一次写作文,我写的作文题目是《不完美也是一种美》,被语文老师批评题目有问题,我没有理他,那时候我第一次明白人和人之间是真的可以不同,而这种不同是没有对错的。
大学的好朋友,说起我,总是半开玩笑地批判,本来可以用十分的能力去做更高难度的事情,我却每次只去接需要七八分能力就可以搞定的事儿,然后优哉优哉。感谢他们,他们真的很了解我,这的确是我。
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可以做出什么惊大动地的大事,我也没有觉得这个世界给我什么使命。这个世界伟大的人,伟大的作品,太多太多,真的不在乎少一个多一个,而且我自认我没有那样的品质,我也没有想着在科学研究上能有多大的突破,人类对科学的盲信,我一直是持谨慎的态度,科技没有错,但人性是有缺陷的,人群是不可控的,科技也会变得很危险。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改变世界,《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里,小明对小四说,这个世界不会为你改变的。她说的没有错,天地不仁,我们改变不了世界,我们能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
互联网时代,瞬息万变,资本像鲨鱼一样嗅着时机,房价时刻准备着反扑,我知道我永远追不上这些变化,我也不想被这些协迫,但我又无法改变它们,我能做的只是远离他们,是我的,我就去接着,不是我的,我也不去强求,我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因为我们常常会把我们没有选择的那条路想得过于美好,昆德拉说过,只活过一次的人生算不得活过,很对,说出了人生的尴尬。
我想要的生活,就是看过去,没有惋惜,想未来,没有焦虑。追求完美,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那必然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无数个环节中的任何一个小细节都可能葬送了整件事情,所以你总是处在后悔过去一个不当的选择,或是担心错过未来某个机会的状态中,这必然会带来很大的压力与焦虑,这不是我想要的状态,我要的只是,工作之余,我可以随时随地,安静下来,读一本书,看一部电影,去老城的街上逛逛,或者发呆,我不怕浪费时间,没有比这样使用时间更有意义了。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非做不可的,没有人需要我去拯救,我不要那种用力过猛的撕扯,我喜欢这种若即若离的从容。
总有人说,大材小用,我从不觉得自己是大材,小不小,看用在什么方面,我也无需向别人证明什么,这个世界上永远不缺少做事儿的人,用八分做好手上的事情,留下两分给自己,过好自己的生活,工作和事业不是生活的全部,我也从不期盼因为身份而带来的那些关注,我对物质要求不高,我只需要点买书的钱,旅行,那就丰俭由己。我也从不奢求得到超出自己付出的回报,所以我也不会报怨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
当然,生活永远不会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感谢家人包容我的不上进,感谢你,陪我走过这十年,你可能是我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完美。这世上有千万种活法,我们只能选择一种,我不怕孤独,但有你,更是美好。
那天,看亨利米勒,他写道:我一直觉得释迦牟尼、耶稣这些人只能算二流的人,而真正一流的人是在人群里,像普通人一样,从不发声去拯救世界和他人的人。
突然好想和他聊聊。